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科技局>>内容
今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3家,同比增幅32%;5家企业获评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入选数量位列全市第二;截至目前,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383家……不断攀升的一组组数字,见证着今年钟楼各类科技型企业的成长速度,也标注出钟楼区愈发浓厚的创新底色。
今年以来,钟楼区通过建立健全培育机制、挖掘培育增量、提升培育质效,持续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研发活动管理等重点工作,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建立健全培育机制
“获评潜在独角兽企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刚刚入选2023年江苏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的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前不久,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2023年江苏独角兽评估结果,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龙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格瑞海思人居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江苏智云天工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业入选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入选企业数量位列全市第二。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钟楼区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为全区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023年全年,钟楼区累计立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7项,累计对上争取高企培育、独角兽奖励等各类扶持资金2928万元。
深入挖掘培育增量
科创项目以其“含金量”和“含新量”成为各地项目招引的重点。钟楼区加强科技型企业招引力度,一批优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纷纷入驻钟楼。
江苏嘉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电池系统集成商,专注于新能源电池动力系统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并提供智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目前该公司已经落地钟楼。同样,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雷蕾博士具备丰富的软件系统开发和项目实操工作经验,由他领衔的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企业——常州达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落户钟楼,公司专注于绿色低碳领域,以虚拟电厂为核心技术,围绕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等场景提供技术产品和项目运营服务。
为弥补科创短板,区科技局谋定而快动,向资源富集的地方“借力”,今年来主动对接上海科创资源,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科创飞地,推动院校成果持续有效地转移转化,全面开启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篇章。目前已有5个在谈落地项目,其中4个拟于近期落地。
全面提升培育质效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有效体现,更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今年来,区科技局主动对接各板块以及企业,挖掘区内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研发能力的企业,摸清企业申报底数。开展分级培育,帮助企业画好高企培育认定“路线图”,对企业申报复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上门问需送政策,让企业充分知晓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激发企业申报高企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的服务周到暖心,很有针对性,解决了公司发展的后顾之忧。”江苏乐研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恩禄说,区科技局以及板块相关领导多方奔走,为企业落实新厂房,并且成功帮助企业对接资金、办公地点,为企业解决了发展之痛。经过近3年的发展,乐研科技已经从原来的2个人发展到如今的40个人,其中专业研发人员有8人。公司不仅在新能源领域,在新材料领域也有稳步发展。
“畅通‘小升高’通道,以科技型企业为抓手,通过政策培训、走访宣传等形式为高企培育带来‘新动力’”。谢剑说,未来区科技局将进一步完善“科小1+N”工作方案,围绕科技型企业引育,探索构建专业化科技招商队伍,创新科技招商方式方法,做大高企培育“蓄水池”。争取到2024年底,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超450家。(何一智 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