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科技局>>内容
11月4日,芬兰Aqsens Health Ltd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Timo Teimonen在参加完上海的活动后,第一时间来到位于钟楼区五星街道的中欧(钟楼)数字经济产业园,与中芬两国合作的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中芬医疗AI诊断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充分交流,为项目的进一步落地见效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平台不断涌现。
在产业园大厦,记者见到了中芬医疗AI诊断项目中方负责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张舒林博士。“我们将研发适合中国人群的基于唾液、痰液和血液无创性样本的靶向肺癌和结核病的临床早期诊断产品。”张舒林提到,之所以选择钟楼,是因为这里区位优势明显,科创氛围较好,最新打造的中欧(钟楼)数字经济产业园无论是办公环境还是营商环境,都为中欧企业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该项目完成后,中芬双方将根据贡献分享知识产权。
中欧(钟楼)数字经济产业园于今年10月正式开园。开园当天,奥地利希伯尔——常州建科院健康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项目、国数智慧软件项目、数字景观管理项目签约入驻;上海复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与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复旦大学常州校友会、江苏理工学院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基地、常州电池技术协会等4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今年上半年,常州新型工业数字化创新中心(CIDIC)落户永红街道。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小而精”的特色创新平台载体,持续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科创企业项目。目前创新中心已完成北数博瑞数字科技(江苏)有限责任公司落地注册,完成中天互联常州子公司招商引进。
“老家底”盘出新动能。
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关村“瞪羚企业”——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主线科技”)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将长三角总部落户在了钟楼的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该项目于今年6月入选“龙城英才计划”第二十五批领军人才创业类项目名单。
“未来我们将在常州率先打造商用车‘新能源+智能网联’示范应用场景,助力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智化升级。”主线科技长三角区域负责人陈杨阳说。主线科技首席科学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公司核心团队是CEO张天雷教授领衔的清华大学博士团队,具有丰富的无人驾驶研发运营经验。“常州是新能源之都,钟楼区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招引方向与我们非常契合。”陈杨阳说,公司预计在明年会将团队扩充至30人,在常州进行域控制器平台的研发与生产。
位于钟楼经开区的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曾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荣誉。今年6月,钟楼金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接管承担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管理工作。目前已成功招引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主线科技、享耀新能源,未来将重塑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发展新格局,顺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基金+研究院”的融合发展。据了解,目前研究院在新能源、智能驱动、新材料及电子技术等领域共申请了63项专利,其中33项已获授权。
校地“牵手”引才智。
江苏理工学院生物信息与医药工程研究所教授、所长常珊近期经常出现在常州钟楼合成生物AI研究院,他正带领着7名博士为钟楼进一步以AI技术赋能合成生物学和医疗大数据产业做好对接。“目前我们对标深圳等合成生物产业高地,围绕常州钟楼特色,准备购置数套合成生物自动化筛选设备,为钟楼区提供探索‘学科+孵化+转化’联合孵化新渠道。”
国庆前夕,常州钟楼合成生物AI研究院、常州市钟楼区—常州大学石油石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两所高校研究院正式揭牌,来自高校的智力加持和人才赋能将成为钟楼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动力引擎。后者由钟楼区政府联合常州大学共建,汇集政府、高校、产业、企业等多方智慧,打造“人工智能+石油石化”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先进技术的策源地与高端人才的培育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