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公告公示>>内容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力指导下,我局紧密围绕深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谋划,扎实推进,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主要做法及亮点工作
(一)强化执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举办开展执法业务集中研讨学习交流活动,动员执法人员备考注册安全工程师,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结合省、市执法能手等先进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选树执法骨干,鼓励执法人员担当作为,不断提高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整合水杉路公共安全体验馆、永红街道公共安全体验馆、荷花池口袋公园、平冈小学安全文化阵地等载体,绘制钟楼区公共安全文化宣传地图,进一步整合安全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制作并发放集应急科普、安全管理知识、隐患排查技能、事故案例警示等内容的企业安全培训视频,推动企业增强安全合规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组织江苏理工学院举办一般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培训班36期,培训2883人。组织18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开展安全培训,建立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述职制度,突出危险作业等重点事项。推动建设2家公共安全体验场馆,打造安全宣传高地。依托钟蓝救援队,开展“五进”安全守护项目32场次,受益人数2万人次。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5月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围绕“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区应急局组织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增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合规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二)巩固执法规范落实,提升执法水平
1.加强机构建设,压实执法队伍责任。进一步强化执法力量配备,目前4个执法中队全部组建完成,有效充实中队执法力量。4月,我局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全部回归后,及时调整全局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局原相关业务科室承担的执法检查企业全部转入大队实施。其中,重点企业对象由监管科室人员共同参与检查,“双随机”抽查企业由全局执法人员参与。各执法中队侧重对派驻区域内企业执法检查,并结合各派驻区域年度执法计划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命通道”专项执法、“有限空间”专项执法企业数量分布,合理调剂各执法中队检查企业数量。
2.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现场执法能力。围绕监管工作常识、执法重点事项、行政执法程序以及案卷制作等重点内容,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不定期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先后组织全体执法人员集中学习全市执法案件评查和网络案件巡查反馈情况,邀请市局法规处、市执法局开展执法案件办理、案卷制作评查等方面业务培训,统一执法规范要求,提升执法质量。积极配合市局支队组织的交叉检查,加强执法实践锻炼,提升执法人员的现场执法能力。
3.加强制度落实,提升案件办理能力。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个执法环节,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摒弃传统的“一张纸、一支笔”办案方式,全面推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办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的执法新模式,从而进一步确保文书制作更加规范、执法流程更加严谨、内外监督更加科学。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案件全过程在省执法系统办理,严格落实《江苏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细则》,准确把握处罚裁量因子。认真对照《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及评查规范》要求,强化案件办理审核,推动执法质量提升。
(三)优化执法服务举措,彰显执法温度
积极推行“柔性”执法,推行安全生产20项“首违不罚”清单,针对免罚目录清单的行政违法事项,掌握具体适用条件,对初次发现、危险性不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予以纠正,促进企业合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统筹编制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将辖区涉及危化品、金属冶炼、有限空间等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全部列入2023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围绕重点检查事项,按期推进执法检查。持续推进“双随机”检查,聚焦执法对象精准,将60家涉及喷塑、喷涂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低的小型灯具企业纳入“双随机”检查,加强区镇(街道)联动,常态化推进执法检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告知并指导28家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激励生产经营单位诚实守信。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局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在改革中创新,在攻坚中实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参公人员回归大队后,科室监管和综合协调工作被削弱;执法骨干力量偏少、基层板块执法人员执法能力薄弱等问题,需要持续开展执法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加强现场执法的实践实操训练,推动一线执法人员实际检查和行政执法业务技能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升执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效统筹执法力量,配强派驻执法人员。围绕执法重点事项、行政执法程序以及案卷制作要点等重点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增强执法人员执法业务能力。
2.加强重点事项执法。严格年度执法计划、双随机企业检查,紧盯被列入省执法系统的重点执法对象,综合分析企业生产实际现状,提升检查方案的针对性,确保企业所涉及的相关重点领域检查事项不遗漏,加大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现场隐患查处力度,确保取得实质成效。
3.严格执法规范要求。充分利用省安全生产执法系统,提升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控性,促进执法流程的规范。强化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规范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确保重点、关键环节全程记录。按需配足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个人防护用品等装备,加强音像记录规范性的培训、音像资料的归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