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司法局>>内容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失管、脱管、漏管以及重新违法犯罪,荷花池司法所坚持矫正监管与教育帮扶两手抓,对在册的17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教育,矫心与正行相结合,实现矫正对象“管得住”“帮得好”“矫得正”,帮助推动社区矫正对象矫心正行。
从严从实,在“管得住”上展现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监管制度,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是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也是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司法所1月上旬新入矫3名社区矫正对象,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司法所所长谢忠嘉带头参与,认真研究每一份社矫对象档案,依据判决书、调查评估,逐个和社矫对象进行教育谈话,掌握他们的家庭和工作生活情况,辅导社矫期间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做好“入矫第一课”。社区矫正专干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性别、年龄、心理、家庭、健康状况、犯罪类型等不同情况,为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量身定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实现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社区矫正管理期间,街道司法所通过信息化核查、电话查访、实地走访等措施,及时掌握每一个矫正对象的现实表现,并定期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个别教育谈话,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情况,有特殊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实行精准管理,严防脱管失控。
用心用情,在“帮得好”上展现帮扶温度。“非常感谢你!这是我的妻子,她一定要来感谢你们!”唐某因开设赌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在矫正期间一度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社矫专干李阳及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去年底,重拾生活信心的唐某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携同妻子来到所里向李阳表示真挚的感谢。“刚被法院判的时候,我感到很迷茫。在矫正期间多亏了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我耐心教育和帮助,不仅帮忙解决生活难题,还带着我参加了社区志愿活动,使我收获了社区居民群众的肯定,受到了尊重,有了尊严,心里也不纠结了,我有信心把生活过好。”居住在荷花池街道的金某发自内心地感谢矫正期间的关心关爱。大多数矫正对象像唐某、金某一样,从入矫时的悲观失落到解矫时的积极乐观,正是根植于荷花池司法所常年坚持矫正先矫“心”,关爱在日常,用真心和热情帮扶重塑矫正对象向上向善的心理,引导他们走正路、做好人、行善事。
走深走实,在“矫得正”上展现帮教厚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社区矫正对象大多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强,触犯刑法后他们往往面临与家庭脱离、与社会脱节,在心理和生活上存在一定困难。近年来,荷花池司法所积极发挥街道社矫委员会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施策,积极组织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矫人员“再社会化”工作,多维度多元化开展帮扶教育。街道社矫委员会通过和西新桥交警中队、北大街派出所合作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执勤、全民反诈“时光长廊”等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学校、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平安治安巡逻、健康宣传、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培育矫正对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知善、向善、从善、行善。同时,还发动社矫对象同事、好友、家庭成员、亲属等一起帮助开解心理问题,促其积极改造,重塑健康心理,确保其在矫正结束后,能够顺利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