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司法局>>内容
近年来,北港司法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于社会隐患预警预防、突出矛盾纠纷化解,依托“枫调雨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枫——整合多方资源,共绘美丽“枫景”。北港司法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丰富和拓展了“枫桥经验”的内涵,以“枫桥式”司法所为契机,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为中心,下辖三大分中心即梧桐苑“融治理——港法融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金玉苑产权申领调解工作室、钟楼开发区法律服务产业园老沈调解工作室。汇集司法、公安、法院、检察院、人社、综合执法、律师团队等专业性调解力量进驻,形成“多方联动、协作互补”的强大合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力量,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了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2023全年街道、社区累计受理纠纷481批962人次,调解成功率100%,协议履行率100%。
调——锻造调解队伍,实现“蝶变”升级。该所积极锻造新时代高水平人民调解员队伍,有效实现人民调解工作转型升级。
(一)激活存量,做优“规范化”调解队伍。以街道专职调解员为基础,专兼结合强力量。配齐配强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同时,吸纳“五老人员”、老书记、老队长、老妇女主任等在当地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员进入调解队伍。
(二)精选增量,做强“专业化”调解队伍。主动吸纳优秀律师、司法所调解员、社区民警、法官等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加入调解队伍,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建设专业化、民主化、社会化的队伍,将调解形成合力。
(三)突破变量,做大“社会化”调解队伍。根据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通过“排兵布阵”“调兵遣将”,街道培养了八支(楼道长调解队、家事调解队、乡贤调解队、老娘舅调解队、律师调解队、公安调解队、司法(人民)调解队、法官调解队)有专业素养的调解队伍。八支队伍协同配合,共同参与矛盾化解,共同加入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各类矛盾第一轮调解不成的由公安调解队或司法(人民)调解队进行调解,法官调解作为街道调解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雨——排查矛盾纠纷,做到未雨绸缪。北港司法所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每月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联席会议,每季度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以农民工、老年人、青年人、残疾人、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和婚姻家庭、医疗、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作为矛盾纠纷排查重点,组织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此外,街道在每个社区设立民意小黑板,通过民意小黑板发现问题的同时搭载起社区和居民桥梁,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清单+专班”是钟楼的工作模式,小黑板同样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的一些建设项目,都写在上面,形成一张清单,紧跟着这些项目的一列,是“落实情况”一栏。比如小区东门车牌识别经常出错,落实情况是“已调试解决”;1号车库门口乱停车现象严重,落实情况是“已增加绿植和护栏,该问题已解决”;充电桩插座不充电,落实情况是“已全部检查维修”;电瓶车有序停放区域划线,落实情况是“已完成”……“小黑板”像是成绩单一样,清清楚楚地记录了社区的所有工作,不仅让居民一目了然,快速了解到社区工作和相关项目的进度,也有效地督促社区提升办事能力,“急、大、难、久”类型矛盾纠纷不断得到有效化解。
顺——拓展服务“半径”,顺应民情民意。多年以来,该所坚持调解为民,响应形势需求,着眼各行各业,提供精准化调解服务,延伸工作触角,建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农民工讨薪、劳动争议、土地纠纷等民生领域调解组织,形成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调解组织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医调对接”的质效,力量有效融合,推动法治服务听民意、畅民生、暖民心、解民忧,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此外,该所积极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以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及农民工讨薪和工伤工亡纠纷为重点,尽快为民解决难事、愁事、烦心事,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今年,在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中,该所发挥能动优势,仅用2小时快速调处该矛盾纠纷,为农民工追回百万工程款,高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