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直接指导下,法治政府工作稳步推进。现将全年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普法教育,浓厚法治氛围
抓好街道机关、社区干部的学法用法,开拓居民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和能力,建立全街道共同参与的全民普法教育网络,制定《南大街街道机关单位普法责任制“三单一书”制度(试行)》,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断创新学法形式,增强学法用法效果。
一是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街道全体党政领导坚持每月利用一次例会开展集中学法活动,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政治焦点,通过读书、手机阅读、网上讨论等形式加强法制学习的常态化、信息化、专业化。街道机关干部职工定期进行普法培训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及时传达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在业务中遇到的案例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及业务水平。
二是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针对南大街地区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情况,结合龙城E诉中心、商事调解工作室,联合劳动监察部门组建直播间,解锁普法新姿势。利用国家安全宣传日、安全生产月、职业健康周等形式中在企业中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开设企业法制专题讲座,派发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今年以来街道、社区积极举办各类法制宣传;请律师或司法工作人员结对,每月到社区为居民解决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举办校园法规宣传活动,通过与共建单位在校学生的互动,在老师、学生、家长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法氛围;在社区宣传栏、橱窗定期展示“法制知识”、“管理条例”专题,引导居民树立起知法守法的新风尚;开展司法日开放日活动、“网格走访+反诈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反诈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宣传活动,为辖区企业和居民群众奉上一道丰盛的法治文化大餐;居民“小巷议事荟”,凝聚基层“巷”心力,助力基层治理;双桂坊社区设立“龙城老城厢微法院”,为辖区居民安排线上司法咨询活动。与东晟律师事务所紧密对接,并联合劳动监察部门组建直播间,助力小微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今年以来,运用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推送各类法律信息380余条,解答居民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开展法律讲座和宣传活动40次,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
二、奉行科学民主,促进决策科学
我街道积极施行民主决策,集众之智、集群之力,办实事、行对路。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南大街街道党工委议事决策规则》,使依法依规决策工作落到实处,即对涉及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合法性论证并须经集体讨论。聘请东晟律师事务所为常年法律顾问,为决策提供法律支撑,努力探索建立决策调研、咨询、公示等制度,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二是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各社区坚持“四会制度”和居务公开等制度,确保居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在全街道推进援法议事工作站建设工作。
三是推进立法民意征集。通过户外宣传栏、网格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立法民意征集工作。收集《常州市河道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50余份,开展《常州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草案)》民意征集等。
三、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法治行为
我们在组织学习、宣传、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以人为本,以法建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具有合约性约束力的规章制度,用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行为。
一是依法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执行区委新出台的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要求,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个别酝酿、集体决定的规定程序,2022 年3月以来,街道共开展4批次32人次干部调整,提拔使用19人次,5名“90后”干部走上中层岗位,极大促进了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扩大各项事务管理的透明度,不断总结街道队伍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仔细查找制度上、机制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用改革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和明晰的思路,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街道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规范了《考核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公务(商务)接待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工作规范,并根据需要将有关制度上墙,促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三是健全办事流程。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将劳动保障、计生、民政、税征、公积金业务等面向居民群众的办事事项的工作程序、所需材料、收费标准等都印制公布出来,方便群众查阅、监督,增加办事透明度。
四是对各项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跟踪和监督,加强作风建设。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通知》,不折不扣地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管人理事,领导干部和纪检部门定期或不定期采取明查、测评、座谈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各部门、各社区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真正形成用机制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工作局面。
四、坚持法治政府,提升执法水平
建设法治街道,以学习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动为动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长效机制。2023年,街道应诉行政诉讼1起,按法院裁定属撤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
一是切实抓好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根据区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着力关注重点纠纷隐患。坚持全面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重点关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领域。对排查出来的社会矛盾纠纷,按照时间、地点、单位、原因、涉及人员、事态发展等,逐案、逐人、逐项建立台帐,并及时调处。1-9月,街道、社区共受理矛盾纠纷780起,调处纠纷780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780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劝阻群体性上访4起,无“民转刑”重大刑事案件,未发生群体性械斗事件和非正常死亡事件。在两会、五一长期等重要节点未发生人员赴京越级上访和非访的情况。
二是严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9月份,街道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共初查企业684家,排查并整改隐患616处;街道应急局初查企业46家,查出隐患121项,复查企业44家,整改隐患115处。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7起,警告4起,处罚3起,金额1400元。
三是抓好街道行政执法中队的执法工作。执法中队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杜绝不当行政行为和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严格按照城管局要求,经常性对案卷进行自查,并依照上级部门规定接受检查,确保执法案卷质量;组织全体执法队员每月两次法律知识培训学习,结合实际操作全面提升执法队员的执法技能及业务水平。2023年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怀德桥便桥、铁市巷等流动摊贩高发地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定点管理和专项整治工作,共安排定点巡查队员300余人次,开展流动摊贩整治17次,出动人员200余人次,开具法律文书20份。清理乱张贴、乱涂写1300余起,清理乱吊挂80余起,清理占道堆放130余起,整改店外占道经营、作业90余起,约谈商家130余户,开具法律文书5份。对辖区金鹰世界等工地坚持早晚巡查,共开展工地专项整治11次,约谈工地28次,行政指导11次,开具法律文书2份。同时开展露天烧烤市容巡查133次,露天烧烤市容整治11次,废品收购店整治6次,对当事人宣传教育30余次,查处露天烧烤车辆10辆。
五、加强执法监督,巩固法治成果
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强化监督实效,保证执法队伍的廉洁公正,我们一方面继续建立和完善各项廉政制度,如充实《零星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房屋征收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坚持重大事情、重大开支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制度等,以求用严格的规章来杜绝腐败、违法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继续发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讨论领导小组作用,设立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讨论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体系。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审批局对接,推进全面应用江苏省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综合平台工作。与街道办公室保持密切联系,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三率要求。又如街道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各办局日常作风进行巡查督查,落实领导信访接访制度,使监督渠道畅通,实行有效监督,保证队伍执法的公正性、廉洁性,真正实现公正司法,法治政府,依法治理,让群众满意。
2023年,我们在法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动街道的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们仍在不断地完善街道各项工作的执法和监督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居民群众的法律观念,从而形成更高层次上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公平、公正、稳定的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