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关于常州市钟楼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014119467/2024-00017
组配分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政府办
产生日期: 2024-01-23 发布日期: 2024-01-23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常州市钟楼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 年1月8 日在常州市钟楼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伟各位代表: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里,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
关于常州市钟楼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常州市钟楼区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 年 1月 8  日在常州市钟楼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杨 伟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区 202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 里,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 区委工作要 求, 紧扣市“532” 发展战略和“ 四大功能区” 建设,不断优化结构、提振信心、化解风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 一)主要预期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940亿元以上;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8亿元;

—— 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亿元;

——进出口总额190亿元;

—— 实际使用外资1.33亿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

——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地表水重点考核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

——安全事故起数与去年持平。

总体来看,过去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受产能转移、房地产低 迷等因素影响,部分指标未达预期,但发展回升向好的趋势逐 步稳固,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 民生社会事业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招推服” 一体化进有成色。 出台《钟楼区重大项目“ 招推 服” 一体化实施意见》,助力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推进。深化招商 队伍建设,招引落户首家德国产业类纯外资项目帕克环保、全 国首家比亚迪超级旗舰店等项目。有力推进项目建设,4个省重 大项目全面开工,市重大项目新增入库6个,全年实施重点产业 项目111个,预计完成投资65亿元,裕兴一二期、新运冷链等47 个重大项目竣工。深化“ 拿地即开工” 实践,华腾、环羽项目连 连刷新土地摘牌后“ 五证三书” 办理最快速度。充分发挥政策资 金杠杆撬动作用,全年争取14. 12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全市首单产业园区公募REITs项目提交国家发改委并申请辅导。

产业转型成效显著。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 0.2 : 30.8 :69.0,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20亿元以上,“ 两新一智” 主导产业完成产值420.6亿元,华达科捷、 中科摩通等6家企业被认定国家级专 精特新“ 小巨人”,格力博成功上市并获批近十年来我区唯一国 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微亿智造成为全市第一家省级工业设计研 究院。数字化水平不断攀升,数字经济产业营收超300亿元,同 比增长41%。经开区获评省信创先导区培育对象, 国光信息获 评省信创联合实验室,均为全市唯一。产业融合初见成效,邹 区灯具城、凌家塘市场、 中天凤凰汽车后市场获评省级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建科院、精研科技等6家企业获评省服 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数量全市第一;运河五号上榜国家 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市唯一;三堡街斩获“ 国家级旅游休闲 街区” 荣誉;钟楼区获评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改革创新蹄疾步稳。稳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完成国企 整合3家,金控集团取得主体信用评级AA级。把优化营商环境 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务”,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 三十六 条”,实施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管理新模式,率先实现连锁机 构“ 同城通办”,率先推出“ 企业股权变更一件事” 实施方案,发 布两批涉企 “首违不罚”清单;重点打造邹区灯具城信用管理 等三个“信用+ 监管”创新试点应用场景,强化信用监管治理合 力。 区城运中心实体化运作, 以“ 一网统管” 开辟钟楼治理“ 数智 路径”。 市场活力持续增加,年内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万余家,净增“ 四上” 单位315家,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3家;新增双创载体超10万平方米,新增入驻企业362 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52.95件。人才公寓持续“ 上新”,年内完成建设5041套,“就业旅行” 助力人才城市双向奔赴。

城乡面貌加速蝶变。 大庙弄一期开街运营,三大历史地段 焕新方案有序推进;亚细亚改造、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建设稳步 开展,大观楼-止园项目顺利启动。 南大街负二层停车场、玫瑰 车站、油罐公园成为新晋热门“ 网红” 打卡地。把握“ 两湖” 发展 机遇,高效推进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建设,泰村集建区竣工 交付,杏塘集建区主体封顶。人居环境日臻美丽,东方大道等 13条绿化精品道路扮靓出新,新增绿地10公顷,新建垃圾四分 类达标小区104个。 白荡河、南市河、创新大沟创成市级示范幸 福河湖,新增污水管网10公里。老旧小区改造“ 三年行动” 圆满 收官,泰村花园三期、邹新东苑、卜弋花园3个安置房项目如期 交付, 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6部。 “ 八横八纵” 路网加速成 形,腾龙大道、振中路跨运河桥开工建设, 中吴大道西延钟楼段率先启动。全年新增道路里程13.7公里、停车泊位2942个。

民生保障彰显温度。 完成年度十大民生实事,累计发放稳 岗就业资金1.4亿元,缓缴医保费用1.4亿元。开展“ 1311”援助行 动,年内新增城镇就业超1.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12人。新 建、 改扩建学校13所,新增学位1.2万余个,通过“ 全国义务教 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国家认定现场核查。 以区公卫中心为载体建设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科教研基地,邹区人民医院新大楼建成投用。新建投用3个居家养老服务 中心和3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年内完成14个助餐点提 升改造; 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护理型床位占比达 94.71%,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达2. 1万人;成立钟楼区托育综合服 务中心和托育服务实训基地,创建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家,每千 人口拥有托位数达4.02个。双拥工作再上台阶,新增“ 常州木梳路双拥街” 、“ 戎耀双拥号” 等双拥阵地。

安全底线防控有力。 以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和基础建设强 化推进年为主线,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累计 检查企业2181家次,发现、消除隐患6000余条。开展消防安全 “ 三个专项” 整治,累计整改隐患5350条。 以省级“ 食品安全示范 区”创建为抓手,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隐患排查,全年完成监 督抽检4620批次。深化“ 危污乱散低” 综合治理,年内整治企业 301家,盘整土地462亩,提升建设产业园区6个,推进零地增效 项目11个。协同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妥善处理民 生领域突出问题,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和“信访突出问题 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 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

( 二)政府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年初审议通过68 个区级政府投资项目,全年调整一次,增 补1个项目,调出6个项目,微调6个项目,总计列入区级政府投资项目63个, 目前均已开工建设,竣工项目42个,预计完成年度投资42.59亿元。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共实施36个项目,预计完成年度形象投资30.05亿元,北港街道道路提升改造工程、 向阳路前进河桥、老城厢内道路整治( 二期)等10余条道路建成通车,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共实施15个项目,预计完成年度形象投资9.31亿元, 常州 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新建工程、芦墅小学提升改造工程顺利竣工投用,基础教育资源有效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3. 生态环保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共实施12个项目,预计完成年度形象投资3.23亿元,北港 街道后塘河生态绿廊工程、新昌路排污整治工程、岳津河水环 境整治工程等项目顺利竣工,沿河绿化得到修复,人居环境得 到明显改善,常州市钟楼区南童子河枢纽工程竣工投用,有效保障区域排涝安全。

(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项目完成情况

年初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3个项目,年度计划总 投资190. 14亿元,全年共调整两次,增加3个项目,调出1个项 目,微调4个项目,总数调整为35个,计划总投资调整为168.18 亿元。其中北港街道三利精机地块,新闸街道绿地世纪城西侧 地块、阿波罗东侧地块,五星街道花园新村内环卫危房、大观楼和止园项目,永红街道丰臣南郡北侧地块,西林街道中天凤凰西侧地块、 中吴大道西延段,南大街街道红星新村内环卫危 房9个项目已完成。邹区镇龙潭陵园地块,新闸街道龙城大道- 新福路地块、南凤河西地块,五星街道客车厂片区、大观楼周 边地块,南大街街道杨氏戏楼及周边地块等15个项目已开工。 未启动项目11个,主要原因是相关规划方案尚未通过审定、房地产市场形势低迷、实施征收条件不成熟等。

(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情况

严格落实发展计划要求,并按照成熟一批报一批的编制原 则,围绕经开区(北港街道、新闸街道)和高新园(邹区镇)编 制了两批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为《常州市钟楼区2023-01号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和《常州市钟楼区2023-02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其中,《常州市钟楼区2023-01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包含6个片区,均位于新闸街道,为中心城区内片区, 目前方案 已上报至省政府,等待批复中。 片区类型包含城市新区类和工 业主导型两个类型,开发片区面积合计177.4862公顷,拟征收 集体土地面积41.6863公顷。方案以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 打造宜居化居住环境为目标,将产业项目集中连片,统一管 理、集中开发;建设“ 公园城市”,优化、扩容和升级城乡绿地 系统和公园体系布局; 完善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套,建成集产、学、居、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型发展区。

《常州市钟楼区2023-02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包含4个片区,均位于邹区镇,为中心城区外片区。 目前方案已上报 市政府,等待批复中。 片区类型包含城市新区类和工业主导型 两个类型,开发片区面积合计107.9877公顷,拟征收集体土地 面积81.0285公顷。方案中的工业主导型片区预计引进“ 危污乱 散低” 整治提升项目,积极规划新产业集中区,梳理盘整待利用 工业用地,新建、盘活各类载体,推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城市新区类片区主要积极配合落实凌家塘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努力打造一个以农副产品供应链为主体, 以“农产品加工配送和 多功能物流中心” 为两翼,覆盖华东地区的农副产品源头集散市场。

二、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计划安排

2024年,全区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及 区委重要部署,坚持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抓好强 信心、扩内需、促改革、 惠民生、 防风险等工作,加快建设 “ 四大功能区”,全面深化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

2024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

—— 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

——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生态环保和节能降耗任务;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围绕上述目标,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谋划和建设并进,着力实现“四大功能区” 更突出。 聚焦 “532”发展战略,紧扣区“ 十四五” 重点目标任务加强统筹谋划、 一体推进。 助力“ 老城厢” 复兴,持续加强对老西门片区历史地 段的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大观楼-止园复建 等项目,及时启动盛宣怀故居周边地块改造,统筹推进西直街 历史文化地段更新。 高标准推进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做 强产业、做优配套、做大平台、做足特色,深耕“ 江苏省卫生健 康云”“ 常州工业云”,谋划布局算力平台。全面融入“ 两湖” 发 展,全力攻坚省级高新区创建,配合实施腾龙大道钟楼段、 中 吴大道西延、 常泰铁路“ 三大干线” 建设,针对性开展产业链链 主型、生态型、节点型头部企业招引,立足灯城资源,谋划跨 境电商平台导入,推动科技智慧型照明项目落户。深入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岳津新苑、邹新花园D区、卜弋花园二期等安居工程;深耕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建设,争创省级现 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启动新家巷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片区更新。

招引和推进并联,着力实现重大项目更见效。 深化“ 招推服” 一体化工作机制,健全“全要素招商” 工作机制,持续以新能 源产业为方向指引,强化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智 能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集群建设、链式发展,加大对半导体、人 工智能等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的研究和谋篇布局,力争招引落 户总投资超30亿元或3亿美元产业项目2个、超10亿元或1亿美元 产业项目5个。狠抓项目建设攻坚提速,新增入库省、市重大项 目7个以上, 区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超60亿元。 复制更多“ 拿 地即开工” 成功案例,加快黑溪、钟楼创新产业园、必能信汽车 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见效。在常态化推进“拿地即开 工” 基础上 ,聚焦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探索推动“ 竣备即发证”,助推项目早投产。

总量和质量并重,着力实现产业经济更高端。加强经济运 行调度,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和政策传导,切实提振发展信心, 力争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5%左右。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力争“ 两新一智” 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0% 。 聚焦“ 智改数转”,将企业上云、场景建设、项目申报等工作与 诊断服务有机统一,加快我区工业“+互联网” 实施步伐,力争增 创省级智能车间(工厂)3家,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增长30%以 上。探索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开放合作新模式,吸 引更多优质境外资本,推动境外发债、QFLP基金落地。推动生 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促进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 强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进凌家塘市场提升改造工作,新运冷链项目尽快 实现满负荷、高效运转。聚焦文商旅融合,支持三堡街争创国 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殷杏泰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

改革和创新并驱,着力实现发展动力更强劲。持续深化国 企改革,形成国企“ 一业一企” 、子公司“ 一企一业” 的组织架 构。建立“ 1+1+6+N”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机制,制定4.0版优化营 商环境工程清单,持续推进信用试点、“ 综合查一次” 、企业合 规建设等创新工作,力争全省营商环境考核进入第一方阵。 围 绕科技型企业引育,力争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2家,培育潜 在独角兽企业4家。提升平台能级建设,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4个、联合创新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 心3个。提升双创载体整建力度,新增载体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创成市级以上双创载体超2家。

精细和精致并行,着力实现城市环境更怡人。加快邹区高 新园区、新闸“ 退二进三” 、客车厂片区、西林两河两桥片区等 重点片区的征收拆迁工作,完成征收拆迁100万平方米。加快推 进振中路跨运河桥、崇志路、宣塘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 增道路里程5公里以上。 因地制宜推动“城中村” 改造,启动实验 小学北侧地块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精细化城市管理,针对性开 展高新园两大市场周边环境专项整治。 以争创“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为抓手,实施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多措并举抓好扬尘管控,实现氮氧化物和VOCs浓度“ 双控双减” ;继续深化支 浜型河道“ 一河一策” 专项整治,完成11条支流支浜消劣整治任 务。 实施农房更新改善、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 工作,建成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15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个,省特色田园1个,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性提升。

惠民和利民并举,着力实现民生福祉更普惠。 以建设省示 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抓手,加快荷花池街道等4个街道 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成“ 四床融合”床位200张。构 筑布局更均衡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新建、 改扩建学校5所, 新增学位3000个。继续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创建省普 惠托育机构2家,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达到4.5个。打造“全省孤 独症全程服务试点地区”,争创国家级“ 美丽工坊” 示范点。大力 稳岗扩岗,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提 升公共文体服务质量,推进白云新城2处全民健身中心项目、邹 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 以 “信托制” 改革重塑物业服务管 理模式,打通社会治理的 “最后100米”。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双拥“ 八连冠”创建任务。

精准和高效并施,着力实现社会治理更和谐。聚焦重点行 业领域,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和排查整治,着力构建大安全大 应急框架。全面摸清网络餐饮、养老助餐、夜市市场等新兴业 态的主体底数,食品安全监管到边到底。持续“ 危污乱散低” 综合治理,推动盘活低效用地200亩,提质增效30万平方米载体,完成高新园(邹区镇)第二批10个片区135家灯具企业整治。扎 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等工作,有力应对房地产市 场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聚焦常态化扫黑除恶、打击治理电信 网络诈骗、 重点地区整治等重点工作纵深推进“ 平安钟楼” 建设。

三、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

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总体依照以下原则进行: 一是量 入为出、要素先行,优先将要素完备且资金保障成熟的项目纳 入新建项目清单; 二是聚焦重点、 区分主次,优先将紧迫性 急、必要性强、成熟度高的项目纳入实施计划,充分发挥补短板、促项目、强民生的关键作用。

列入2024年区级政府投资项目共37个,计划总投资86.86亿 元,年度计划投资27.8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4个,年度计划投 资6.63亿元; 续建项目23个,年度计划投资21. 17亿元,其中 2023年1个未完工项目(邹区环境整治工程)分解并结转为2024 年的3个续建项目,具体为邹区重点生态河道整治、邹区镇农污治理工程、泰村片区拆迁地块地下垃圾处置项目。

分项目类别看,城乡基础设施项目7个, 总投资10.76亿 元,年度计划投资5.04亿元;交通道路设施项目20个,总投资 6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9亿元; 民生社会事业项目10个,总投资10.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 17亿元。

四、2024 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项目计划安排

2024年列入国民经济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5个项目,计划 总投资120.02亿元。其中区级出资95.67亿元,市级平台及其他 出资24.35亿元。主要涉及两大类:一是基础设施工程,主要涉及我区拟实施轨道交通、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二是旧城改建工程,主要对我区危旧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造建设。

五、2024 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计划安排

2024年将持续围绕经开区(北港街道、新闸街道) 、高新园(邹区镇) 、五星街道、永红街道、西林街道等重点区域, 统筹推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依据老城复兴“加快推进民生改善 和功能提升” 、西进提速“ 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片区开 发” 的总体思路,加快推动“ 两河两桥” 等片区开发,结合经营性 地块上市 、 旧城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 护、商圈振兴等工作部署,精心研究成片开发方案,在缩小征地范围的同时满足发展用地需求。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2024年, 我们将继续在区人大、 区政协的监督指导和支持帮助下, 以一 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锲而不舍的拼搏韧劲,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