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民互动>>热点回应>>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质量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行动方案》(常办发〔2023〕19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开展钟楼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1、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有没有方案支撑?
答:钟楼区委区政府已于2024年1月25日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行动方案》,此方案是钟楼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2、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紧扣市委“532”发展战略,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推进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四大功能区”建设,努力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范围是哪些?
答:我区高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行动范围为邹区镇全域及新闸街道、五星街道、西林街道、永红街道等涉农街道尚未拆迁的自然村,共涉及408个自然村,其中涉农街道以村容村貌提升为主。
4、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农民主体,坚持循序渐进,坚持建管并重,坚持绿色建设,坚持党建引领。
5、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5年末,推进1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片区建设,打造5个以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成40个以上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达标建设任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三类以上公厕覆盖率达100%,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问题小微水体得到全面整治,镇级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90%以上,累计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1000户以上。到2030年,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广大农民就地就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全域乡村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广大农村从整洁有序迈向美丽宜居,走向共富共美,实现全域和美。
6、问:治理农村污水有什么举措和目标?
答:合理采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路径,2023年完成刘巷村洪家湾等3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按双“60%”要求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2024年,完成鹤溪村姜家组等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双“60%”要求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2025年,按双“80%”要求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回头看”排查整治,2023年设施正常运行率达85%以上,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5%以上。
7、问:农村地区公厕如何建设?
答: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做好农村公厕总体布局,按照《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三类以上标准改造提升老旧农村公厕,鼓励建设达到市级示范建设标准的农村公厕。2023年完成鹤溪村等新改扩建农村公厕3座;2024年完成泰村家园等新改扩建农村公厕8座,其中4座达到市级示范标准;2025年完成新改扩建农村公厕3座,其中1座达到市级示范标准,实现所有农村公厕均达到三类及以上标准,市级示范建设标准农村公厕覆盖率达到30%。
8、问:提优村庄环境有什么举措?
答:以邹区镇各自然村为单位实施环境整治达标建设(以下简称“达标村”),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以农村生活污水、厕所粪污、村庄垃圾、村容村貌等得到全面治理为标准,2023年完成安基村东蔡组等10个以上达标村建设任务;2024年完成杨庄村湾里组等15个以上达标村建设任务;2025年完成桥东楼下组等15个以上达标村建设任务。到2025年全区20%的自然村完成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达标建设任务。
9、问: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有什么计划?
答: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3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0公里;2024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5公里;2025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5公里,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公里。大力实施农村燃气改造工程,年内新增天然气用户3000户,到2025年新增6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