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走进钟楼>>钟楼文化>>美食>>内容
常州人爱吃面,那份深沉热烈不输北方人。清晨,众多常州人几十年如一日,会在氤氲的面汤中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清潭路上的一家“老荆川面馆”成为新晋“网红”,从荆川公园北门出来,一眼就能瞧见它。
店家的鸡汤面为了保证品质,最初每天限量8碗。汤头清澈见底,面条整理齐,三弯两折放碗里,像是美人头上才梳拢好的发蓬,一根不扰。金灿灿的鸡油摇曳荡漾着,鸡肉、鱼圆和虫草花伏在面上,用料扎扎实实,热乎乎的鸡汤一下子灌进口腔后,直接就把眉毛鲜掉了,纯粹的清鲜之后竟还有些回甘。面条爽滑入口余味犹存,软而不烂。
猪脚面同样是口碑载道,用传统的白汤烧法炖煮后的猪脚,泛着满满胶原蛋白的诱人光泽,看似吹弹可破般的柔软,实则“宁啧啧”,兼有软糯与韧劲的口感,汤头醇香诱人。
面好,汤好,浇头好。中午12点不到,8张八仙桌都坐满了人,取面处挂着“伲切嗲面”的牌子,也候着不少吃客。大多数顾客是来吃面的,“呼哧呼哧”声声不绝,也有吃米饭快餐的,打上个两荤两素,倒也吃得丰盛又营养。
面馆由早6点营业到下午1点半,从试营业时的每日七八十碗到现在的每日三百碗,老荆川面馆一点点俘获着越来越多吃客的心。老荆川的后厨阿姨烧菜烧了几十年,以前给单位员工做饭,能把大锅饭烧出满汉全席的口味,尤其一道爆鱼,通过炸和浸,丝毫不输大酒店。下面的王师傅在业界也是有名的,不仅经验老到,而且技艺精湛,手头准的很,就拿拌面来说,汤汁、油头拌一碗面正好,面吃完碗中是没有多余汤汁的。
老荆川面馆由四位合伙人联合创办。这四位创始人,虽来自不同的领域,有自媒体人,也有经营企业的,却在热衷吃面这一点上志同道合。“四个人吃遍常州面馆后,一致觉得,是时候开一家合常州人胃口的传统面馆了,这才有了老荆川。”
专注一件事,做精每碗面。四位创始人说,他们不想做网红,只想做常州人家门口的小食堂,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滔滔江河。“把周边居民服务好,做一家干净的有特色的社区店,这就是我们的小目标。”
从门店装修来看,老荆川就挺讲究。门头由老常州青砖铺面,为了使店内环境更加亮堂,选用了松木的桌椅,桌沿下还雕着花。醋和辣椒,装在桌上的青花瓷瓶中,吃客可以按需添加,墙上四幅清新淡雅的花鸟水墨并排而挂,让人走进店里就有如释重负的归宿感。
“目前来看,食客最喜欢的是鸡汤面、猪爪、爆鱼和秘制香菇。”面馆鸡汤面的汤底全部取自整鸡炖煮两小时以上的原汤,一只鸡的大小正好够八碗鸡汤面。鸡肉嫩滑,汤汁香醇。“市场反响不错,现在一天会做3至4锅。”
“常州人喜欢断生面。我们面馆选用的面不会过于生硬,但有嚼劲。”此外,面馆对水和抽纸的品质要求很高。“后厨一律采用纯净水以保证品质。”创始人说,“有趣的是,也许正是我们对于自身硬件软件的高品质要求,面馆的女性顾客相较其他面馆要多出许多。”此外,记者了解到,应食客们的建议,面馆已启动夜市,采用现点现炒模式。 王可人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