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北港街道>>内容
北港街道水杉路社区:移风易俗倡新风,别样清明一样“情”。
人间最美四月天,挥去春寒尽清明。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祀,水杉路社区党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党员冬训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社区党员群众进行文化传承、文明追思,深入诠释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的清明文化内涵。
诗韵颂经典,云端寄哀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铿锵有力的朗读,拉开了活动的序幕。社区邀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青年团员们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诗词朗诵。《梅岭三章》《滨江抒怀》等红色经典诗词轮番登场,青年们用纯粹的嗓音去朗诵,从内心表达了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
随后,社区组织青年团员、党员、社区群众通过“中华英烈网” 的网上祭扫专栏选择“鞠躬、献花、留言”对烈士进行祭扫,向英烈表达哀思之情和崇高的敬意。大家纷纷表示:通过网上祭扫,让我们知晓了很多为国家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我们要积极学习传承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清明亦文明,祭扫倡新风。
小区内,青年党员志愿者向居民、沿街商户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引导居民群众在“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的横幅上签字留言,并耐心向大家介绍传统祭祀方式的变化、燃烧香蜡纸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居民群众采取鲜花祭祀、网络祭祀、踏青遥祭等多种形式缅怀先人、表达追思,争做文明祭祀的倡导者、践行者,营造文明、绿色、安全的良好祭祀氛围。
慧心承非遗,手有艾锤香。
艾草锤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工具,不仅具有宁神理气、安神助眠、驱赶蚊虫等功效,还能疏通经络,加快人体血液循环。水杉路社区邀请党员一起学习制作艾锤,体验传统手作。大家认真观看了制作教程,按照操作步骤把布料平摊在桌面,艾草粉末倒入粗布正中间,捏成一个紧实的圆形,并用棉线将香囊缠绕在锤柄上,不一会儿,一个个颜色鲜艳的养生锤便在大家的巧手中“诞生”,大家迫不及待拿起亲手制作的养生锤开始捶打肩颈、后背、关节等部位,艾草香味渐渐充溢在整个活动室,锤锤敲敲,个个爱不释手。
“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传递了文明理念,同时增进了社区党群凝聚力,丰富了党员冬训学习内容,拓宽了学习形式,让党员冬训焕发新活力。
北港街道松涛路社区:文明祭扫寄哀思,移风易俗忆清明。
春风送暖,又逢清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倡导绿色文明祭扫,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良好氛围,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松涛路社区、松涛路社区党总支组织开展“文明祭扫寄哀思,移风易俗忆清明”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清明节。
倡文明祭扫,树文明新风。
社区副书记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通过与社区居民、党员面对面沟通交流,倡导居民文明祭扫,鼓励鲜花祭扫、家庭追思、踏青遥祭等方式,同时树立厚养薄葬的现代理念,倡导“祭之丰不如养之厚”,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以节俭的方式寄托哀思,确保清明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倡导居民做文明祭扫先行者。
吟中华经典,颂文化清明。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大家或诵读名家经典,或朗诵抒情诗词,在他们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语调中追忆先贤、缅怀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向逝去的故人传递一份穿越时空的思念。《不朽》《历史不会忘记》《我思念的地方》等作品让居民在传统文化的对话中感受革命历史的曲折和艰辛,感受革命先烈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与热烈的爱国情怀。
祭英烈忠魂,传红色基因。
松涛路社区号召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以及居民登陆中华英烈网,了解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进行网上献花、祭奠,发表祭奠感言,向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人民英模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
此次活动为广大居民、党员树立了文明祭祀的新观念,倡导以健康文明的方式祭奠逝者,推进移风易俗新理念,助推社会新风尚。下一步,松涛路社区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鼓励居民主动成为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共同为构建绿色、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北港街道青枫社区:DIY风筝,画出春天的样子。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丰富辖区青少年的课余生活,锻炼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4月4日上午,北港街道青枫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常州市第五中学,为社区青少年举办“‘青’彩飞扬 筝舞蓝天”清明节主题活动,一起感受春天的小美好。
活动开始,来自第五中学的志愿者通过PPT向孩子们介绍了风筝的起源,就风筝的相关知识与孩子们进行了互动问答,让大家在互动中加深对风筝历史的了解。接下来在绘画风筝环节,五中学生志愿者和辖区青少年一对一结对,各自挑选出喜欢的风筝图案,挥动手中的画笔,拿起手中的颜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身“小艺术家”。用画笔在风筝上勾勒出专属色彩,描绘出心中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鲜活的色彩跃然筝上,把春天画进了风筝里。
“轻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在志愿者学生的帮助下,大家在绘制好的风筝上安装龙骨,穿上鱼线,一只只漂亮的风筝就完成了。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举着五彩斑斓的风筝跑来跑去,就像一个个穿梭在春天里的精灵。同来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活动真是太好了,我们平时忙着工作也没时间带他们去感受春天,正好趁清明假日带娃去青枫公园放风筝,难得的亲子时光。”
春天是满怀希望的季节。此次活动不仅带领辖区青少年了解关于纸鸢的相关知识,充分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纸鸢的乐趣,提高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感受了春天风和日丽的美好。下一步,青枫社区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联合各方资源,持续开展此类实践活动,关心关爱青少年儿童成长,提供活动平台,为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铺就成长道路。
(孟思思、马如蓉、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