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北港街道>>内容
“请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入庭就座,全体起立。”随着清脆的法槌声,模拟法庭正式开庭。为了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发展规划,秉持“以儿童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楼栋,以楼栋带动社区”的理念,探索“儿童视角”,赋能社区治理。7月25日下午,北港街道青枫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妇联走进钟楼区人民法院,开展“楼道清理之争”为主题的模拟法庭活动,社区青少年“零距离”接触庭审,“变身”审判员、书记员、原被告、代理律师等角色,沉浸式学法、尊法和守法。
当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们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法院的工作环境。模拟法庭开庭前,工作人员向学生们讲解司法机关工作职能、办案程序、法庭规则、庭审流程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审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随后进入到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关于小朋友们身边常见的事,楼道内杂物乱堆乱放、影响通行并由消防安全隐患的案例。小朋友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职业意向,选择了法官、检察官、律师、法警等角色,换上法袍、律师袍、检察官制服、法警制服等,确认了各自“身份”。随后小小审判长有条不紊地把控着庭审节奏,主持庭审秩序,审判员配合审判长对案件进行针对性发问,公诉人、辩护人充分而又精炼地表述观点,审判长通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逐步查清犯罪事实,依法当庭宣判并进行法庭教育。整个庭审活动张弛有度、庄重严肃,在场的小朋友和家长都深深融入其中,枯燥深奥的法律条文融入到直观的庭审过程中,让孩子们能轻松理解,从而接受案例所给予的启示,达到领会、反思、警醒。
“闭庭”后,大家意犹未尽,积极向社区工作人员预约下次活动,并预定了下次“庭审”的角色。“我下次要穿法官袍。”“我下次要穿律师袍。”“我下次要穿检察官制服。”参与模拟法庭的家长表示,这种亲身接触的庭审过程,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现场也很生动、很震撼,楼道内杂物清理事关居民生命安全,很感谢此次活动,给孩子也给家长上了一堂深刻的法制教育课。社区工作人员称,模拟法庭改变了过去单纯给青少年灌输法律知识的宣教模式,以更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形式进行,一方面可以促使青少年提升法律意识,做到洁身自好;另一方面,也提醒青少年们在生活中处处遵纪守法,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发挥自己的小主人翁意识,共同热爱和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