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北港街道>>内容
近年来,北港街道青枫社区党委着力探索建立以网格为基础的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各方力量,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按照“网格固定化、任务清单化、活动常态化”工作原则,依据管辖区域、楼栋分布、集散程度等,划定网格,分别建立集政策法规宣传、基础信息采集、群众诉求调查、居民群众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社会风险排查等功能为一体的11支网格志愿者队伍,社区网格志愿者达85名,选派责任心强、积极主动、组织能力强、热爱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担任网格志愿服务队队长。以网格精细化管理为平台,利用网格志愿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志愿服务社区网格全覆盖,逐步形成群众有需求、网格有响应工作格局,切实解决了志愿服务网格怎么建、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宣讲入“格”,为思想再充“电”。在社区党员活动室里,网格志愿者吴玉英正在宣讲“银发志愿者”的故事。为有效推动党的理论深入人心,社区党委结合居民群众喜好与需求,积极创新宣讲方式,打造一支“百姓名嘴”8人理论宣讲队伍,把党的创新理论与惠民政策“大道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家常话”,用“乡音”传“党音”。邀请社区抗美援老退伍老兵杨德胜、道德模范王玉南、常州市非遗剪纸传承人周伟志等同志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国史、民族团结、惠民政策、身边的榜样、基层普法、家风故事”等七大宣讲内容,把居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宣讲,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思想需求。
安全入“格”,为反诈安全加把“锁”。“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定守好自己的钱袋子!”穿戴红袖标的网格志愿者在辖区向老年人群体宣教“反诈秘笈”。针对老年人辨别能力弱、安全上网和防骗知识不足,子女大多不在身边,遭遇诈骗无法第一时间求助等问题,网格志愿者采用“唠嗑式”宣传方法,依托真实的案例,“一对一”答疑解惑,向邻里讲解养老诈骗的常用手法、作案特点、防范方法等知识,引导老年人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并提醒老年人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子女或有关部门咨询等。
养老入“格”,为生活保障撑起“伞”。“大姐,最近身体怎么样?”“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凯尔枫尚小区独居老人刘杏娣生病以来,网格志愿者陈美娟经常会来到她家中,聊家常、谈生活,对她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重点关注社区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青枫社区党委打造居家养老巡回车,由社区内的低龄老人志愿者与社区内的高龄老人结对,进行“1+1为1”的志愿服务,即“1个低龄老人志愿者”+“一个网格员”为“1户高龄老人”服务,每天关注老年人的居家情况、身体状况、心理健康,上门走访关爱,实现红管家与志愿者联手服务,“白+黑”24小时关注服务,织密关爱老人“防护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辖区空巢孤寡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幸福感大大提升。
文明入“格”,为美好家园添点“色”。小区环境是辖区居民关心的大事,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为规范居民区内自行车、电动车的停放,维护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小区环境。积极巡查,当好“文明监督员”,青枫社区网格志愿者们携带工具,清理小区内乱堆乱放的废弃旧物、垃圾等杂物。对居民乱停乱放电动车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现场纠正。“地毯式”宣传,当好“文明示范员”,对居民进行面对面的文明劝导,普及电动车停放和充电方面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醒居民电动车要在充电桩位置集中停放和充电,不要在楼道内堆放杂物,注意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消防安全。以身作则,当好“文明示范员”。主动清理自家门口杂物,鞋柜不外放、垃圾要分类、不私拉电线飞线充电……网格志愿者们从规范自身行为做起,带头向邻里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青枫社区党委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好居民急、愁、难、困等问题,鼓励居民加入网格志愿者,积极参与同社区与物业方的协商过程,强化志愿典型宣传,提升网格志愿服务“影响力”,成功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