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居民垃圾分类“主人翁”意识,共同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我街道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社区治理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要求,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市场主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垃圾分类小区自治制度。
统筹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力量,将垃圾分类纳入居民自治制度和治理网格化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民主协商研究垃圾分类工作。
(二)培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主动培育一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在登记审批、孵化培育等环节上提供支持。指导社区孵化一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的社会组织,协助社区做好政策宣传等工作。
(三)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作用。
引导社会工作者从专业的角度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教育、引导,唤醒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挖掘社区环保志愿者,培育社区环保类公益组织,逐步解决垃圾分类的日常维护和监督问题;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社会工作者直接参与设计解决垃圾分类难题的项目并落地实施;社会工作者要协调多元主体、链接多方资源,构建社区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
(四)动员社区志愿者。
引导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招募思想觉悟较高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志愿者在统一培训指导下,积极参与宣传垃圾分类观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以个人分类投放垃圾的具体行动影响周边群众,发挥引导作用。
(五)积极引入市场主体。
鼓励产品生产、实体销售、快递、外卖和资源回收等企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移动端APP等技术手段,主动为居民提供可回收物、大件垃圾、装修垃圾预约收集服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关联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积极行动。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市场主体要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带头遵守垃圾分类制度,倡导绿色办公,支持节能减排,倡导理性消费,做好源头减量、分类投放,主动自觉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二)广泛宣传,深入人心。各单位、各部门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要充分发挥宣传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势,在各社会组织微信公众号、单位内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群众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要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单位、进企业等主题党日活动,吸引更多
的单位参与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习惯。
(三)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市场主体要强化监督意识,积极参与监督,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等环节的热点问题,主动献计献策;对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的行为,主动劝导引导;对所在小区或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主动协助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