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改革动态 改革试点 他山之石 改革案例
向全国分享,钟楼区“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样做
发布日期: 2024-12-18    来源:区委办  浏览次数: 
 

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福建分社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举办以“立德树人,思政铸魂”为主题的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与创新交流大会,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300名教育工作者、思政领域专家学者等参与交流研讨。常州市钟楼区在会上作专题交流,分享“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经验做法。

近年来,常州市钟楼区积极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钟楼区教育局联动区域内中小幼以项目推进方式,打造了一批“尚德学堂”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创了一条区域推进学生品格提升的道路。目前,区域内25所大中小学校,组建了钟楼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项目组,加强思政课程理念融通、教研联动、教师交流的一体化建设。

2024年1月,项目接受《人民教育》专访。2024年2月,钟楼区获评“全国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2024年4月,承办常州市思政课现场推进会。2024年7月,接受《人民日报》专访。

钟楼区全面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挖掘辖区内的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公园、企业、文明实践阵地等育人资源,形成100个实践体验寻访点。

依托钟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红色课堂”“产业课堂”“乡村课堂”串成线、连成片,建构馆校一体、企校一体的思政课程,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一站接一站的行走中、在移步换景的沉浸式体验中,汲取奋进力量,打造“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思政课,形成“‘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实施标准框架——‘1357’实施方略”。积极探索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推出了许多体验式、互动式、数字化的思政金课,把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有机结合,变“照本宣科”为“身临其境”。

钟楼区域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成绩喜人,新增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名、常州市教学能手和新秀8名。在江苏省基础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2位钟楼区思政教师双双荣获一等奖。在常州市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基本功技能竞赛中,区域4位参赛教师全部荣获一等奖,1人获第一名。项目组内3所学校获常州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