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紧扣市“532”发展战略,以“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为主基调,全面谋划全年工作目标和路径方向,为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江苏东晟律师事务所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钟楼区后续照管工作站获评全省后续照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钟楼区司法局-江苏临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批全省第三批安置帮教阳光帮扶基地,中共江苏东臻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获评全省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法润如兰 德法相伴”特色法治兰园获评常州市法治惠民实事优秀项目。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李娜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成绩突出个人,江苏铭勤律师事务所朱东阳、江苏友联律师事务所钱技平获评全省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顶层设计,全力构建依法治区新格局。一是全面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制定《中共常州市钟楼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常州市钟楼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部署推进年度重点任务。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年终述职和民主评议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思想上更加重视、行动上更加自觉、措施上更加有力。深化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鼓励村(社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涌现出等“同心援”议事坊、“草堂议事”、“金槐”援法议事厅一批基层法治建设的钟楼品牌。实施申报法治惠民实事项目,扩大为民办实事受益面,建设“法润如兰 德法相伴”特色法治兰园获得2023 年常州市法治惠民实事优秀项目。二是健全依法行政决策体系。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常态化,今年以来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3次。聚焦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行动,2024年以来共开展公共法律知识培训3次,培训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发挥政府法律顾问智囊作用,截至目前共出具法律意见书63份,审议常务会议议题34件,参加产业项目评审会议4次,就区建设用地审批开展合法性审查8次。编制《2024年度钟楼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实现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三是深入复议应诉规范化建设。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截至目前,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04件。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钟楼区妥善处置劳动争议纠纷行政复议案件入选常州市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深化府院联动协调机制,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0次,连续八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二)聚焦民生保障,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提优。一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围绕“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考核指标,优化中心“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在巩固两级中心对外服务效能的同时,在全区104个村(社区)均配备法律顾问,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1438人次,普法宣传活动198次,覆盖人群超12000人。联合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分局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立“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律师法律帮助贯穿刑事案件的每一阶段。深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覆盖提升工程,新建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85个。今年共受理案件772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58万元,驻检察院认罪认罚案件办理620件,收到受援人及家属赠送锦旗6面。二是加强普法宣传力度。紧扣“安全生产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以“法律十进”活动为载体,深入机关、企业、校园等进行集中法治宣传248余场,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与江苏理工学院开展“法润校园‘钟江’同行”校地法治共建活动,开设“校园法律诊所”,让区各政法单位及律所常态化走进校园、走进师生,回应师生法治关切。三是强化律师行业管理。目前钟楼区共有28家律所,7家基层法律服务所,11家公职律师机构,2家公司律师事务部,522名社会及两公律师,27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严格开展年检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规范律师及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现有律所党支部16个,党员律师167名,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调解渠道,延伸一线服务,积极开展“法治护农”“法治惠民”“法治助企”等主题活动。3月,成立常州市律师协会钟楼分会,完成钟楼律师行业党委届中调整,5月成立律师行业妇联,持续在党建引领、阵地建设、责任意识、队伍力量上下功夫,建设一支新时代高素质律师队伍。
(三)聚力良法善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一是做好特殊人群管控。严格落实元旦春节、两会期间值班备勤,打好维稳安保工作仗。加快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远程视频系统作用,实现远程视频会见125人次。二是教育帮扶提质增效。充分发挥“钟伴益生”精准矫治项目,实现由“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联合壹加壹公益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对女性和未成年社矫对象分类实施“向阳花开”和“春藤助力”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女性社矫对象共同成长相伴而行,鼓励未成年对象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并付诸实践,让刑事执行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永红服务站被推荐为全市唯一省级后续照管贯标示范点。三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落实非诉服务提升行动、基层突出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活动。成立全市首家新业态从业人员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室,钟楼8个镇、街道均成立民情工作室。在劳动争议高发的建筑业、服务业、产业园等行业、区域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各类基层调解组织共计化解案件6726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个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案件发案量较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还不强。柔性监管方式需进一步深化运用和健全完善。基层综合执法工作体制机制需进一步优化完善,基层综合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仍需不断加强。
(二)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广度深度不够。开拓创新能力不足。对于如何围绕“中轴枢纽支点、都市智造高地、运河文创名区、生态宜居家园”战略定位,护航钟楼高质量发展,理解不够透彻,跟不上形势要求。对如何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新办法新思路还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