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奋力书写
“优质均衡 普及普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钟楼区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钟楼教育聚焦市“532”发展战略,在“常有优学”工程引领下,在“优质教育长出来”理念引领下,科学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构建教育改革发展新格局;围绕“两个创建”的目标,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全局;奋进“办人民满意教育”,认真走好新长征赶考路。2023年10月,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认定现场核查;12月初,将迎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认定现场核查。
一、主要工作成效
奋力党的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思想基础。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建构教育党建体系。规范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区域理顺基层党组织关系,由原43个基层党组织调整为52个;联合编办、人社,重新核定中小学校领导职数后,全面配置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厘清权责边界,列出权力清单,逐步建立健全党组织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校长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组织体系。36所中小学《学校章程》中涉及“党的建设”部分全部修订到位,规范支部换届选举议程,36个学校支部进行集中换届,9个新建支部成立首届支部委员会。以“三学三进三争先”为抓手,创新理论宣讲体系。区教育工委创新开展“三学三进三争先”活动,教育工委班子进基层学校宣讲团开展宣讲学习6次,各基层党支部开展宣讲学习59次,发布精品党课4个;新生成5个常州市“一校一品”特色党建文化品牌,其中1个为省级品牌;“广结同心,玉兰花开”党员结对关爱活动走深走实,有1057位党员结对1057位学生;通过“1所学校结对1个街道”“1个集团带动1片区域”等方式,建成第一批区域性“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43个;“拔节孕穗”音乐党课实践基地11个,推动钟楼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全年共发布各级各类新闻529条,其中国家36条,省127条,市级386条。以“清风护航”专项监督为契机,营造清廉教育生态。结合省委巡视、区委联动巡察、区委政治巡察,全市“清风护航”专项监督的“3+1”行动,进行区域教育生态全面体检。区委教育工委刀刃向内,全面自查自纠、即知即改。目前,针对区委联动巡察反馈发现的突出问题,形成整改方案和责任清单,明确整改举措。
着力深化改革,注重“两个创建”效能转化。区域全力奋进“两个创建”,以“创建”为契机,实施教育改革,注重创建效能转化,服务区域教育品质提升。学前教育聚焦“普及普惠”。围绕“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目标,全力迎接12月份国家现场核查。普及普惠监测达标率88.5%,持续保持全市前列。区域编制完成《钟楼区学前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成功创建省优质园2所,市优质园1所,22所幼儿园开展省优复审工作;新生成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推进托幼一体化,新增13个托班,其中8个公办托班,可提供260个托位;规范办园行为,对全区民办园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年检工作。基础教育聚焦“优质均衡”。10月份迎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现场核查,32项指标全部达标。区域以“优质均衡”为目标,以常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抓手,丰实内涵发展,明晰区域综合改革路径,4月全面启动区域综改实施。凝聚乡村优质教育资源,成立了“邹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补齐初中教育短板,与市属学校建立“初中集团化”;优化项目提升,新生成1个省级品格提升工程,1个省级融合教育示范区,1个省级融合教育示范校,9个市前瞻性项目、5个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成功立项。终身教育聚焦“智慧服务”。2023年全年社区教育共计送课660场,惠及居民4万人次;组建“智慧助老”讲师团,录制22门智能手机课程,全年共计实施216场智慧助老课程,培训居民超过2万人次,组织“智慧银龄”线上活动,超过6000人次参加;区域老年大学全年开设124个班级,学员2495人次,把老年大学开到家门口;积极组织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申报,立项市级实验项目3个,培育项目1个;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共同体2项;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1项,项目数量全市领先。
聚力立德树人,关注“生命成长”综合育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一体”实境式培根铸魂。开展“落实党的二十大——钟楼区中小学‘奋进新征程’思政课程建设”研究,持续推进钟楼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建设。全市首发“行走的思政课”七条思政路线活动,开展“重走秋白上学路”等活动,实境式思政教育获市领导点赞;“协同育人”全方位呵护成长。成立区域“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出台《钟楼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实施方案》,构建全域育人新格局,实施案例分别刊发于《人民教育》《江苏教育专报》。“五育并举”综合式素养提升。区域全力推进美育提升行动、5G体育、数学实验、书法双百工程、“钟楼少年科学院”等项目建设,常州市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部各项比赛,钟楼总金牌数全市排位第三,总分全市排位第三;在省“金钥匙”科技比赛中,省特等奖10个,省一等奖28个;积极组织区艺术展演40场、书法节、国际数棋比赛、创客大赛等各类学生活动6场,综合素养全面提升。“钟楼欣少年”全方位评价。创新学生评价改革。制定《“钟楼欣少年”培养与评价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首届“钟楼欣少年”评选、形象LOGO标识征集和“欣少年看钟楼”等系列活动。在六一节,举行首届“钟楼欣少年”表彰暨学生综合素养展示活动,全面展示了钟楼欣少年“欣欣向荣 天天向上”的成长品质内涵,获广泛好评。“身心健康”全方位护航。政府出台《钟楼区青少年身心健康实施方案》,成立钟楼区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行动工作专班,开设“钟楼·心力量”“钟楼教育公开课”“让爱更有智慧”等讲座。其中,“钟楼教育公开课”10节,“让爱更有智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23 场,“钟楼心力量”讲座5场 。
合力“规范治理”,扎实“双减工作”落地生根。扎实校内增效。抓好“五项管理”,策划开展课后服务专项调研,持续开展“校外优质素质教育课程进校园”审核机制,第三批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暨重点实验项目评选活动中,我区1个案例获市重点项目,市一等奖5个,市二等奖9个,市三等奖17个。监管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区“双减”工作牵头单位,全年牵头各类校外培训专项检查12次,检查机构78家次;牵头组织召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准入培训会,指导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89家,指导191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入驻全国监管平台,监管资金总额109万元,审核教材208份。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对全区17所民办学校开展全覆盖实地检查工作,邀请专业第三方机构专业审计全方位评估各校办学情况,全面排查办学风险,提高全区民办教育办学质量;对邹区3所提升园开展办学情况全面检查,督促整改,在环境设施、教师队伍、学校食堂规范、校园安全保障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
全力队伍打造,锤炼“明教师”优质师资。牢师德师风基石。与学校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压实主体责任;成立钟楼区师德巡讲团,钟楼教育人讲述钟楼教育事;组织区内全体教师开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文件学习,加强师德警示教育和依法惩处力度。引人才强教师队伍。2023年优才招聘5名应届优秀毕业生;社会公开招聘58名编制教师,做到校际平衡、学科覆盖;招聘99名聘用教师;招聘7名聘用制财务人员,解决学校财务专业人员缺失问题。树“明教师”队伍标杆。通过组织成立8类研训培训团队分层落实《钟楼区“123雁阵式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明确领衔人、明确培养对象、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策略。8类培养团队,共计550余人参与。2023年4人推荐参评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2人参评市教学能手,31人参评市教坛新秀。教师队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1人成功申报市乡村培育站主持人、8人成功申报市师德标兵、13人申报市龙城十佳评选、21人申报市“名师大学堂”菜单式教师培训课程、36人申报市乡村培育站学员;省市评优课、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4名,二等奖13名。
倾力教育保障,打造“更满意”教育生态。建设全面提速,提供“更充足”学位。2023年新建、改扩建学校13所,其中幼儿园8所,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1所,高中1所。总投资约194950万元,增加学位12060个。其中,高质量绩效考核指标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9月顺利投用,进一步增加城区普通高中资源,保障资源供给。安保常态监督,营造“更安全”环境。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欺凌等安全教育活动260余场,辐射全区7万余名学生和家长。与政法、公安、市监、城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消除校园周边治安隐患。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全年累计派出76个检查组,出动检查人员228人次,累计检查学校数372所。建立问题清单闭环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教育督导“3+X”,保障“更优质”服务。督导室结合教发中心和幼管中心常规(半日)调研,三部门联合,对5所小学、10所幼儿园创新实施联动督研;通过“三聚三微”,强基础、促规范,聚力归因问策、优化管理,对邹区提升园、民转公邹区二实小等5所校园进行集中微督导,对9所小学、13所幼儿园进行综合督导评估。食品卫生防控,保障“更健康”校园。开展校园卫生工作检查,完成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10706人次,抓好校园甲流、诺如(札如)病毒、支原体肺炎防治工作, 7所学校获江苏省健康促进金奖学校,3所学校获银奖。试点国有平台食堂运营模式,全年与市监等部门联合检查学校食堂150余次,重点查摆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关键环节问题,保障“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