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城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法治钟楼建设,坚持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改革发展,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专班工作,助力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现将2022年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2022年度,共立案查处案件2776件。从执法主体来看,镇域事项案件立案查处2219件,占比79.9%,保留事项案件立案查处557件,占比20.1%。结案2745件,罚没款1148984.42元。2022年度,行政诉讼案件9件,败诉0件。行政复议4件,复议维持本机关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对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申请法院执行51件,非诉执行听证3件,执行结案51件。
(一)法制工作稳步推进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根据文件要求,对我局权责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将相对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调整为127项。二是贯彻市区两级工作要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作为各镇(街道)综合执法局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加强对各镇(街道)综合执法的业务指导、协调考核及日常监督。5月,联合司法局,召集钟楼区综合行政执法第一次联席会议。
2.全力推进执法改革。一是梳理保留及下沉清单重复事项,指导镇(街道)逐步过渡,顺利开展执法工作。二是根据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统计镇(街道)法制审核人员配置现状,指导镇(街道)通过多种途径完成法制审核人员配备。三是制定警城联动信息查询方案,深化公安机关信息共享机制,打通镇(街道)行使城市管理领域权力对接公安机关查询信息渠道。四是深入北港街道开展调研、与市、区两级司法局沟通,整理《关于规范使用〈常州市镇域综合执法格式文书规范指引〉的说明及综合执法格式文书规范》,引导镇(街道)规范执法办案。五是会同各区城市管理局共同编制全市范围城管领域行政处罚下放事项执法指引,梳理执法风险、打牢理论功底。
3.全盘落实行政决策。一是合理审查,积极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提升执法质效,打造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二是合法审查,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及集体讨论制度。出台《重大案件行政处罚权目录清单》,保留事项一般程序案件“一案一审”,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小组联审。三是专业指导,深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将驻队律师合法性审查并出具的法律意见作为必要程序纳入综合执法的法律事务、规范性文件、合同等重大决策事项工作中。驻队律师每周坐班答疑解难,重大法律事务等相关活动全程参与。
(二)执法管理常抓不懈
1. 内强素质。为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达到带班子、建队伍、强管理、严执法目标,我单位邀请驻队律师、法制科人员授课、利用网络媒体等多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2022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19次。以“一周一例会”提示有关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及时根据工作重点调整执法侧重,即查即改、查缺补漏、固强补弱。以“一月一通报”汇总分析月度执法数据,客观反映各镇(街道)工作成果,评价工作成效。
2. 外严执法。今年以来,在工地和渣土运输管理中,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执法车辆1900余车次,检查各类工地场所道路3880余场次,立案查处100起,处罚金额221000元。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开工建设的5起案件立案处罚,处罚金额140421元。进一步指导属地各综合执法部门,协助对重大疑难案件的办理,指导对绿化违法行为立案查处96起,处罚金额53640元;指导拆除各类在建违法建设231起,拆除面积13294.58平方米。协助对3起违法建设进行立案处罚,处罚金额505572.49元。一是查关键点。围绕抛撒滴漏、带泥行驶、未密闭运输、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等渣土运输问题,加大查处力度。结合《常州市建筑渣土运输考核办法》,对违规渣土运输企业考核扣分32分。二是管重要事。根据噪声污染防治要求,加强夜间施工噪声污染处罚力度,及时处置舆情民意,共计立案查处28起,处罚金额181000元。三是问责任人。落实源头和消纳场所的管理,排列重点问题清单,动态掌握信息,进行约谈25次。
3.重抓考核。一是抓全员考核。依托我局全员考核系统,全面落实对中队的考核。从根本上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从纪律作风、日常勤务、民主评议、内/外勤责任等方面,真正以考核分优劣、以实绩论英雄。二是转工作作风。从担当入手,要求各级城管干部工作中不畏难、敢担当、重研究、抓落实,使城管事业发生根本转变,从提工作质态入手,让“城管队员工作在街面路面”成为最基本的勤务模式,让“城管队员能办案会办案”成为基本技能,从守纪律入手,讲规矩、守纪律,不把习惯当规矩。三是推工作先进。以全员考核和工作实绩为依据,落实全区城管系统“双十佳”队员评选。根据年初拟定《钟楼区城管局“好班子”评选办法》,将能力强、活力足、效率高、纪律严的队伍评选出来,带动全区城管队伍规范执法,提升效能,打造一支能战斗、敢争先,有温度、有力度的规范化执法队伍。
(三)惠民便民持之以恒
1.推行告知承诺制。自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行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读《常州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规程》,重新梳理审批程序,完善审批清单,完成告知书和承诺书的编制,确保流程规范有序。同时,发放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宣传手册,做好宣传工作。
2. 简化审批流程。主动协调规划和交警部门,对建筑垃圾处置和大型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审批流程进行再梳理、再简化,一方面将建筑垃圾处置审批从“联合审批”优化为“并联审批”,将车辆审核提前,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无最新的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出台,对于符合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条件的建筑物,我局协调规划部门,通过联合审批解决部分建筑物户外广告规划问题,服务企业,提升市场活力。
3.开展多元普法。发挥一线执法队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切入点,通过“一竿子到底”的工作方式搭建普法网,将“依法行政入人心,为民服务求实效”根植基层,持续加强阵地载体建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构建起“人人学习、人人普法”的格局。为全面打赢城市长效管理“翻身仗”,执法队员创造性开展“门前三包+小微执法”宣传活动,局机关党支部、执法大队党支部利用园艺进社区活动的契机,组织社区居民与小朋友参观花卉园艺制作,开展《常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常州市市容管理办法》等普法宣传,推进“零距离”普法工作。新闸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抽调3名执法队员组成专题宣讲团,五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社区人人小屋“解忧铺”,开展社区普法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普法进企业、进工地、进校园等28次,公布典型案例15个,活动涵盖群众2064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规范制度有落实。进一步落实三项制度和派驻中队考核制度,硬件、软件两手抓,从硬件完善、制度落实、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是难点重点有突破。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在渣土管理、城市容貌等疑难问题上通过加强执法力度、部门充分联动、执法有力保障等方面,力争在管理和执法效果上取得突破。
三是执法能力有提升。优化中队法制员队伍建设,加强法制中坚力量的能力培训。通过执法质量专项提升行动,采用案卷交叉评查、专项检查、法律知识测试等方式,全面提高一线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
四是执法改革有推进。进一步加强综合执法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执法协作机制的完善,加强对划转镇域综合执法事项的培训,加强对划转镇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事项的,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监管、执法不脱节。完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五是审批服务有亮点。根据目前审批事项内容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审批清单,梳理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法,不断提升审批和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