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钟楼区作为常州市的主城区,近年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加快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2023年我区完成数字经济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43.86%;2024年1-10月,我区完成数字经济产业营收324.44亿元,同比增长30.4%,入库企业274家。围绕省、市“智改数转网联”新要求,钟楼区坚持努力破局、提升成效,从“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个维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区工信局以打造数字经济先导区为目标,积极引进、培育优质企业,常州大学石油化工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常州钟楼合成生物AI研究院双双在钟楼落户;微亿智造登上央视《天下财经》栏目,其研发的全球首款适用于工业环境的第一代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亮相工博会;小云智能“AI+工业设备智检模型—智能传感器”成功部署中天钢铁集团;常州移动、电信与钟楼数据中心已建成170P的算力规模智算池并对外开放,目前有200台英伟达4090消费级算力项目在建。
提升“智改数转网联”水平。深入实施《钟楼区关于“实施‘一三六’工程 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强化数字赋能。积极引导企业上云,成功推荐46家企业申报省星级上云,目前全区共有151家省星级上云企业,其中五星级上云企业17家。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常州大数据有限公司成为继“微亿Micro-i工业互联网平台”、智云天工“超级虚拟工厂”之后第三家江苏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标杆引领。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样板,2024年成功创成国家级5G工厂1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8家,目前全区已有3家省级智能工厂、20家省级智能车间。大力培育明星产品,微亿制造工业高分辨3D层析检测设备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智能检测装备名录;中科摩通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热泵集成模块)柔性智能生产线获评江苏省首台套产品,填补我区该项目近五年空白。强化诊断服务。持续开展“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完成全区395家企业诊断服务,确保辖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应诊尽诊”,实现“智改数转”转化率超40%。梯度培育各级服务商,目前全区共有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5家,市级“智改数转网联”服务商15家。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开展数字经济倍增行动。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力争数字经济产业营收突破480亿元。锚定AI智能等新兴领域,建立“龙头带动”思维,以微亿智造、智云天工、国光信息等智能化企业为核心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实现产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加速释放数字生产力提高更多市场占有率。二是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指导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项目建设,争取再创5家省级“智改数转网联”示范企业。在完成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应诊尽诊”的基础上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尽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应改尽改”。三是打造一批产业智能化项目。引导鼓励企业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等进行智能化改造,筛选一批智能制造集成商、标杆企业、优秀场景、示范工厂,打造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引擎、产业和人才聚集的新磁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星级“上云”培育工程,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10家,创成省级智能工厂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