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聚焦统资源,筑牢数字政府底座。一个平台汇数据。1-5月,超融合大数据平台新增数据目录77项,辅助区级部门完成数据治理、调用及相关服务516项。一个门户归系统。数字政府统一登录门户累计接入2个区级研判指挥平台、20个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行。一套机制统项目。常态化推进全区信息化项目全流程管理,今年以来,组织评审会议18场,核减全区预算开支较初期申报金额下浮27.55%。一套体系管安全。常态化落实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防护措施,派发风险告知函5份,较去年同比下降超50%。配合区委网信办做好“宁常”网络安全攻防演练,达成区级部门漏洞“0发现”目标。
(二)聚焦强赋能,锻造数智钟楼引擎。“以赛促用”深挖数据价值。承办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江苏分赛医疗保障赛道及“龙韵杯”数字健康公共数据融合开发创新大赛,积极参加省级重点案例场景征集,小云ai产教融合平台、赛思政飞云平台等五个项目经市局遴选上报数字消费创新场景评选。创新“一飞多用”空天地巡查体系。创新低空政务巡查,打造“政飞云”AI管理平台,整合9部门13大类巡查事项,设立375条航线常态化自动巡航,新华社、《天下财经》等央媒跟踪报道,并在中国移动智算大会低空经济分论坛(国家级)上作经验分享。建立“一屏一网一云”城运指挥体系。以“一网统管”为技术底座,整合融合通信、监控视频、无人机等技术能力,对全区重点场所、重要部位分类管理,动态监测城市运行状态,成功保障“钟马”赛事活动及假期文旅应急调度。
(三)聚焦育动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一季度,全区数字经济产值146.26亿元,“四上”数字经济企业营收41.17亿元,新增“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1家,总数达到224家。收集整理含有数字经济相关经营范围的企业673家建立规下数字经济企业数据库,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入“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库,辅导22家新登记企业加入数字经济经营范围,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后备力量。积极争取重大项目。2个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可信数据空间“123+”项目库,申报中央预算内专项1个、“两重”项目2个、地方专项债储备项目1个。积极探索数据授权运营。开展《江苏省数据条例》宣贯,组织可信数据空间座谈会,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专题调研。协助健康医疗大数据运营公司加快医疗健康数据产品开发,推进登录常州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已有11个数据集、3个数据产品取得登记证书,并在省数交所上架交易。
(四)聚焦优服务,强化行政审批效能。市场主体稳中向好。1-5月,办理企业各类审批、备案6037户,21家个体户通过“个转企”直接变更升级为企业,180家企业通过集群注册登记管理模式完成登记,便利化登记举措“同城通办”、异地通办、分支机构集中办理等202件,《常州市钟楼区探索实施“云上政务×企业开办”登记新模式》,作为全市唯一区级案例入选《全省登记注册条线特色亮点做法汇编》。审批事项精简高效。审批公卫、娱乐、医师、社团、民非等登记许可705件。投资项目备案171起,项目总投资额83.26亿元。“VR云踏勘”、告知承诺、无感智办等创新办件363件。“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有力。“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和专窗累计办理3.9万件。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95%,免费刻制印章2973枚,为企业减免开办成本133.785万元,平均每户企业节省成本450元。3830户企业通过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注销一件事、省内企业迁移一件事同步办理了工商、税务、社保、公积金等业务。
(五)聚焦惠民生,拓展智慧政务场景。优化升级“云上政务2.0”。今年以来,新增2个“云上政务”便民服务点、20个“云上办”事项,全区目前已设便民服务点12个、纳入事项124项,其中33个企业开办类事项全域通办、一站办结。联合科技、人社、司法、市监等部门组建专家团队设立“云座席”,组织专题培训会、推介会,起草《钟楼区便民服务点“云上政务”服务规范》申报省标、市标。全力推进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协调人社、民政、医保、市监等部门,对45个权力事项开展认领、推送、指南编制等工作,全区8个板块、104个村社区全覆盖运行,1-5月累计办件1453件。持续创新服务供给。依托“云上政务”推出“圆桌机制”,通过系统由区级中心发起部门联席会诊,现场讨论、当场审批。“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审批”业务,从申报到受理、审核、踏勘、审批、出件、评价各个环节实现“全程网办”。区级政务服务大厅新引入驾驶证更换业务,自助体检机实现体检、拍照、制证一站式完成,同时,通过“云上政务”形式,实现科技政策咨询、人才政策服务、法律援助等相关事项进驻。
(六)聚焦细治理,提升基层共治水平。锻造网格“先锋队”。召开全区网格化提质增效部署会议,联合街道开展全区网格员培训两轮次。结合全区“三访三优”专项行动,组织“家家到、人人访、户户清”网格大走访,制作发放“网格走访未遇告知书”宣传物料23万份,1-5月,全区网格员累计入户走访18.4万户,对重点群体、重点场所巡查走访1.3万余次,核实安全生产社会面小场所12.5万家。强化网格员绩效发放管理,优化资金发放操作口径,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项检查,督促镇(街道)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畅通诉求 “直通车”。强化 12345 工单协调派发,1-5月,全区受理派发工单2.23万件,较2024年同比下降 7.8%。组织召开全区12345业务培训会议,为三级处办人员提升业务能力与心理疏导。推动12345工单接入城运枢纽,建立协同处置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同联动、效率提升。护航活动“零差错”。“钟马”赛事期间设立热线专席,快速响应、妥善解决工单 96 件,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常州市电视台专题采访报道。五一、端午假期,派发处置23件文旅类工单,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助力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决策 “最强大脑”。建设 “钟灵” 分析研判系统,对12345、网格、城运等平台21万条事项深度分析研判,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支持。针对小区、学校、企业等9类高频对象进行分类画像,形成事件发生、多人同诉、反复上报、敏感诉求、高频关注等5类分析统计,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推进数政改革,打破流程壁垒。贯彻落实《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发挥各单位数据官和数据专员作用,促进政务数据开发赋能。深化“一网统管”场景建设,强化市级应用模块与基层业务精准对接,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拓展完善无人机“一飞多用”模式,提升城市综合监管效率。基于常州企业数字档案库中沉淀的海量经营数据,推出“AI问企”,实现“一企一档”智能匹配、“一企一策”主动推送。
(二)深挖数据价值,建强数据市场。整合国企平台资源优势,基于新运、金控旗下数据资产打造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融资授信等典型案例。充分利用省级平台优势,打通产品销售渠道,招引各类中高端标注企业,协助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全国有影响、全省最前列的数据标注基地。锚定“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两个赛道,积极寻求省数据局、数据集团支持,争创省级可信行业数据空间。依托无人机“一飞多用”过程中获取到的气象数据,谋划打造数据产品挂牌省数交所。
(三)提升审批质效,减轻群众负担 。深化窗口多事项“点单式”联合办理服务,设立联办服务专窗,提供全流程导办服务。推动“个转企”一件事高效办理,整合11个审批服务事项,一次提交材料、一次集成办结。依托政企通平台,构建精准推送模块,实时推送相关政策法规、项目申报通知、行业动态等信息,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决策支持。
(四)强化政务服务,温暖民生需求。继续推进“云上政务2.0”建设,加强应用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工作,指导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将民生类事项全部纳入全科窗口,实现关爱帮扶一件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等事项扩容办理。持续加强大厅规范化管理,从严各项制度,加强监督激励,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五)深化城运体系,筑牢治理根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精网微格,提高网格队伍能力水平。全面落实“家家到、户户进、人人访”要求,确保网格入户走访全覆盖、民情“一口清”、数据进系统。加大网格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提升居民参与度。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完善联通上下、高效协同的城运工单流转机制,定期分析处置数据,确保工单流转顺畅、处置到位。加快“钟灵”分析研判系统建设,实现对各类事项的精准分析和研判,为全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