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过一个常州的元宵节
发布日期: 2025-02-10    来源:文体旅局  浏览次数: 
 

青枫公园南门,一块大大的立牌还在。在刚刚过去的周日,这里热热闹闹举办了“元宵趣味运动会”。元宵节是春节“集群”中相当重要的一天,这一天,通常有两个传统动作,一是吃,二是玩,吃元宵,玩花灯。在常州,元宵节当然也是吃元宵或者汤团。汤团像主食,元宵则像甜点或者早餐。如今超市里卖五花八门的元宵,各种颜色各种馅,都被叫做汤圆。常州人说的元宵,单指糯米粉做的实心小圆子,比珍珠奶茶大不了多少。如果是糯米粉做的大“圆子”,无论有没有馅,下在汤水里煮熟的都叫汤团,或者团子。

传统的常州元宵,只有雪白这一色,在水里一煮,晶莹剔透煞是好看。这样的元宵,盛在白瓷碗里,加点糖加点桂花,清清爽爽的一碗,很雅。如果再加一大勺完整的酒酿,就是甜中略带酸的酒酿元宵,酸是酒味的酸,别有风味。苏州评弹的传统曲目《暴落难》里唱,“常州人,暴落难,蹲了城隍庙里摆一付酒酿摊,我家的酒酿好佬喂”,可见常州人的酒酿做得有名气,这名气传到了上海滩。将酒酿和元宵合在一起做成酒酿元宵,是100多年前一个叫裴玉高的人的发明创造。

元宵节的汤团,也基本上只有雪白这一色,个头大是因为有一肚子的馅,甜有芝麻、豆沙(或者枣仁),咸有菜肉、鲜肉,一般传统的就这四种馅,四种馅的汤团合在一起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四喜汤团,四喜分别为福禄寿喜。至于哪一种馅对应哪一种福,没那么拘泥,反正随便哪种馅吃进去都是吉祥。为了区分出不同馅心,汤团的外形会略有区别,有圆形、腰鼓形、桃形、梭形,有时候也会用点红以示区别。常州还有一种青色的团子,是用苎麻叶子或者雀麦草的汁液将糯米粉染绿,然后做成团子,叫绿苎头团子。不过这种团子和元宵节无关,是清明节前的节令食品,也是祭祖必备。

元宵节,来点常州黄酒,或者金坛的封缸酒,一口下去,从喉咙暖到胃。糟扣肉、糖醋小排、炒虾仁、砂锅鱼头、豆腐汤,来一份甜蜜蜜的网油卷,再来一份路路通的白芹,元宵节当然要吃得满足一点,坏处是常州本帮菜的热量太高。没关系,节后吃几天泡饭搭常州萝卜干,清淡回来。还有更好的消食办法,就是出去玩,常州的元宵节,最经典的玩也是逛灯会。为什么叫“也是”,因为各地老百姓在这一天都爱逛灯会。元宵灯会古来有之,唐诗里说“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说“火树银花合”(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宋词里说“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元夕》),说“花市灯如昼”(欧阳修《元夕》)。文学作品里写元宵节笔墨最多的是《红楼梦》,对灯会的描写也多,英莲看社火花灯失踪、元春省亲张灯结彩等等。总之要找元宵灯会古来有之的证据,文学作品里数不胜数。

常州除了别处都有的灯,还有好些地方传统的“灯”,现存的基本上都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金坛的直溪巨龙、指前鱼灯,过去的龙身鱼身里是要有蜡烛灯的,现在则用电灯灯珠代替。还有一些名字里有“灯”实际上是舞蹈的传统节目,比如溧阳的上宅将军马灯,这真是一个大场面的活动,角色多表演形式多,表演时间也长,从除夕断断续续一直演到正月十六,而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很重要的圆场表演。这些活动目前在乡村有较为完整的恢复,这里不展开来叙述了。元宵节“调龙灯”是传统节目,除了“调龙灯”,还有狮子灯等等,表演这些节目需要音乐,尤其是锣鼓,所以又出现多种多样常州锣鼓音乐。这就形成了综合意义上的民俗文化和艺术,不过这里就不做赘述啦。

如今城市里的灯会,比起古代,当然更多,也更方便举办,毕竟不需要用到危险的明火。今年常州的元宵节,很多地方办灯会和灯光艺术展,很多地方办集市,活动丰富多彩,就等你去玩。其中,2月11号晚在新闸街道慧园举办的灯会加音乐会,还是一种有观点有态度的新能源灯会,是不是很吸引人?

回到本文开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的元宵节也已经改变成与之相适应的样子。这个以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名的节日,被挪移和拉伸,去适应工作的人们的休闲要求。很多活动,被移到双休日,如在周日举办“元宵趣味运动会”。又或者在白天活动,很多社区便是这样做的,如五星街道勤二社区策划举办“蛇来运转闹元宵,老少同乐享团圆”元宵节活动。关于这个活动,值得多说几句,因为 “一老一小”是目前很具代表性的城市家庭模式,即老人带小孩。这一场元宵节活动的环节很多,这里讲的仅仅是主体部分,设计成老人小孩的亲子活动的主体部分,他们一起猜谜、击鼓传花、老人带领小孩揉面团搓元宵、老人和小孩分别讲述元宵节故事,既适应当下又不离传统,很有意思。最后,让我们一起读一首《上元夕毗陵驿前泊舟与蓉龛前辈看灯》,这是清代常州学者赵翼(1729—1814)的作品。联舟小泊运河滨,正是元宵节物新。邀月恰邀邀月客,看灯兼看看灯人。官符不下城门锁,使节犹迟驿骑尘。冠带迎宾尚游戏,可知都是野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