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面有点甜 |
发布日期: 2025-03-18 来源:文体旅局 浏览次数: |
关于常州的面,我不想夸大其词,因为美食是无法排座次的,尤其在一些味道颇具个性的食物上,最极端的体会便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常州的红汤面、干拌面,味道就颇具个性。通常带外地朋友吃面,我不推荐这两种面,而是建议味道相对普适的白汤面。 但是往往我越不推荐,对方会越想尝试,偏要试试正宗常州味道。结果,吃下第一口就会“天哪居然是甜的”。当然是甜的。在常州的烹饪当中,酱油和糖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常州的红汤面和干拌面(也是红的),甜的。干拌面不仅甜,而且真的很干,要搭配一小碗糊糊,夏天是元麦糊,其他季节米糊玉米糊都行,在老荆川面馆我甚至看见有免费“榨(菜)(鸡)蛋汤”。接下来,我们从生面开始,好好聊聊常州的面。生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细面叫银丝面,一种是银丝面以外的面。银丝面非常细,标准直径应该是0.8mm,使用高筋面粉制作,非常白,所以只能叫银丝面而不能是龙须面。“常州银丝面制作技艺”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五批),汤面制作技艺的扩展项目。不过常州人吃银丝面,也是有拌面这个选项的,后面再讲。除银丝面以外的生面,也不粗,单根为长长一条,生的时候切口呈方形,煮熟了更接近圆形。不对,还有第三种,用来笃烂面的扁形面。生面下锅,可不是随便煮熟就行,要根据客人要求,煮成吃口硬的和软的两种面。所以老常州会在师傅下面之前做交代,譬如:一碗红汤面,软一点。所以,常州的面,分类是这样的。在吃口上分硬和软,在做法上分拌面、汤面、煨面、笃烂面。大多数面的做法都是,热汤先备在碗里,面投入大大的锅子,煮好从大锅里捞出,仔细放入汤碗,最后加浇头和撒葱花虾皮等等。拌面通常比较硬,喜欢吃拌面的人好的就是面条刚刚断生的“软硬兼施”感,软的拌面吃起来味道没那么够劲,所以银丝面虽然有拌面的选项,却不出名,就是因为细面往往嚼劲不够。汤面分白汤和红汤,白汤派生出鸡汤,银丝面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鸡汤做底的白汤面。为什么骨汤的使用没有鸡汤广泛呢?因为骨汤在颜色上不够清透,没有鸡汤那么漂亮,所以有用骨汤做底的,但是不会出名。常州煨面的做法不太多,我见过蘑菇煨面,煨面和白汤面有一部分交集,比如有些鸡汤面会煨一下,但是这种做法不主流。笃烂面里边通常会有肉末与青菜,一切真的笃得非常烂,面变得胖乎乎,没有牙的老人小孩都能吃。 接下来说说盖浇。糖醋小排是常州名菜,也是传统的盖浇菜。大肉是常州面馆里必不可少的,所谓大肉,就是大大的一块红烧肉,大到有十岁小孩的手那么大。大排,同样的大。素鸡,同样的大!荷包蛋和雪菜肉丝,也是传统盖浇。这么说有点狭隘,其实常州的面的浇头没有特别要求,万菜皆可盖浇。 但又有些盖浇是特别的,比如有专门的“鸭浇面”,鸭汤做底,上面放蒸好的鸭肉。猪脚爪做盖浇的猪脚面在常州非常受欢迎。接下来说阳春面。阳春面这个名字好,实质就是清汤光面。网上有说阳春面的葱油是洋葱在油里炸,说得振振有词,令人吃惊。阳春面的葱油是小葱做的,常州亦然。常州的阳春面和别处的并不完全相同,常州人做阳春面一定不能缺少猪油,不用猪油的阳春面不属于常州。 接下来是麻油素面,麻油素面就不能放葱花了,因为葱也是“荤”。特别要说一说常州的面一眼可以识别的地方,那就是面放在碗里的样子。有些面店把面随随便便一捞,随随便便往盛好了汤的碗里一放,那捞面师傅一定不是常州人。常州的面,必须是整整齐齐捞出,在碗里码放得漂漂亮亮。以银丝面馆出品的银丝面为例,要整齐如梳,两头尖中间宽,是传统苏式面“鲫鱼背”的造型。 常州的面馆很多,全国各地的风味都有。我这篇文章里说的只是本地味道的面店:开很多连锁店的(如银丝面馆),开两三家连锁店的(如一汤一面),没有开分店的(如义隆素菜馆),一间店做成名店的(如盛兴面馆)。其中有些是老字号,老字号好些是后来恢复,就像老城厢建设。有些是老店,至少经历两代积累;有些是新店,一诞生就颇具沧桑。总而言之,这些面店,要连接的是昔日老常州,一追溯就是百年。 义隆菜馆朴实无华的麻油拌面这么一篇常州的面馆,读者可以当做是在说常州的饮食文化,不过呢,我还有些其他的或许和面无关的内容,要在这里一并写下,我觉得这都是和常州这个城市的性格相关的东西。盛兴面馆的老板把每一块猪肉上面丝丝拉拉的东西都仔细剔除掉,他自家吃的菜弄得可没这么仔细。一汤一面的老板有一块地专门种葱,他觉得让大家吃点无公害东西的还不应该么。义隆素菜馆为麻油素面配的豆腐汤,用的不是豆腐而是货真价实的豆腐皮。童家面馆迁址,把顾客所剩充值费包括满送部分全部退还。老荆川面馆虽然生意不错但只做早餐午餐(义隆素菜馆也是),老板说他延续着昔日常州面店的传统,老常州的面馆,晚上不营业。 虽说“南米北面”,但常州人其实很爱吃面,这大概和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人口南迁有关。关于常州的面馆历史,可靠记载很少。我在江苏非遗网站上找到两条,一是1905年6月王鸿荪创建义隆素菜馆,二是1912年“味香斋”面馆创制了银丝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