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内容
近日,邹区镇综治中心民情工作室调解员姚文东收到了一面跨越数百公里而来的锦旗。锦旗上“锦旗相送情谊绵,不是亲人胜亲人”十四个大字,承载着在外务工的小周深深的谢意。这是他特意委托亲人送来,感谢综治中心调解员为他成功追回被拖欠工资的暖心之举。
2025年6月,在常务工人员小周通过国家投诉受理中心反映,其在常州市某制冷设备安装公司工作期间,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拖欠工资9500元。由于小周已离开常州,后续维权面临实际困难。邹区镇综治中心在了解到小周曾暂住于邹区镇后,主动牵头处理。调解员姚文东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厘清争议焦点,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为异地维权开辟新路径。2025年8月5日,姚文东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面对公司负责人王某对欠薪金额的质疑,他耐心梳理账单、核对款项,最终确认实欠工资6150元,扣除已缴保险金1150元后,剩余5000元需支付。调解中,姚文东既释法说理,又以“诚信经营”劝导企业负责人,以“务工不易”引导双方相互理解。为保障后续履行,姚文东添加双方微信,建立“云端调解室”实时跟踪。次日,小周因赴山东务工,书面委托姚文东全权代理后续事宜。尽管当事人离开常州,姚文东仍未松懈。他联动区人社局共同督促协议履行,最终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和解协议书》,明确王某需一次性支付5000元。9月1日,王某如期转账,这场历时数月的纠纷彻底化解。小周激动之余欲转账500元致谢,被姚文东婉拒:“这是我们的职责!”一句朴素回应,诠释了基层调解员为民服务的初心。
本案是邹区镇综治中心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面对异地维权难题,中心以“主动靠前、云端联动、情理法结合”破局,既保障劳动者权益,又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近年来,邹区镇综治中心通过“民情工作室”累计化解矛盾纠纷百余起,成为群众信赖的“暖心站”。(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