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荷花池街道>>内容
剪子、镊子手中拿,花团锦簇香又雅,非遗传承人人夸,堆花糕团走万家。1月17日下午,荷花池街道西新桥三村社区邀请糕团堆花非遗传承人华娟萍老师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一场指间上的美妙和惊喜,让大家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伊始,华娟萍详细介绍了常州糕团堆花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独特魅力。常州糕团堆花起源于清朝,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它以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捏、揉、搓、堆等手法,将米粉塑造成各种栩栩如生的花卉、鸟兽等形象,彰显了鲜明的地域艺术特征,寄托着劳动人民对幸福吉祥、招财纳福、趋吉避凶等的美好希望。
在华娟萍的指导下,孩子们动手动脑,用剪刀、镊子、吸管等简单工具,在手中几经捏、搓、压、揉、划、刻,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小金鱼便塑造完成,再配以荷叶、荷花、莲蓬、水草点缀,拼出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小鱼嬉戏图”。在手把手的“传习”过程中,堆花糕团技艺在小朋友们稚嫩的指尖“活”了起来。
此次堆花糕团非遗课程走进社区,不仅传播了非物质文化,更是让社区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这次的活动,我不仅体验到了做堆花糕团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堆花糕团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深感传承发扬更需要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范子慧小朋友说道。(陈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