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内容
为破解隔代教育中的亲子沟通难题,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月15日下午,荷花池街道万福桥社区开展“隔代教育有边界”主题心理讲座暨非遗螺钿手工体验活动,吸引15组祖孙家庭参与。
社区特邀心理健康老师聚焦隔代教育中的“边界感”,用接地气的语言打开话匣子,结合“追着喂饭”“偷偷给零花钱”等生活场景,生动剖析“过度溺爱”“教育责任模糊”等常见误区,直言“隔代亲≠无限宠,要做‘神队友’,别当‘猪队友’”。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提出“三不原则”:不越位、不包办、不拆台,并通过趣味角色扮演,让祖辈在互动中体验“适度放手”的沟通技巧;鼓励祖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用科学方法助力孩子成长。
螺钿工艺起源于商代,螺钿工艺是中国传统漆器装饰技艺,以天然贝壳为材,通过切割、打磨、镶嵌等工序制成精美艺术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家专注投入创作,屏息凝神间将薄如蝉翼的螺钿片用胶水精准粘贴在金属底托的纹样凹槽中。祖辈们化身“艺术助理”,或帮忙固定纤细部件,或与孩子商量贝片的渐变配色。长者的沉稳与孩童的童真碰撞交融,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螺钿胸针在指尖诞生,沉浸式感受到非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融合知识、艺术与亲情,既传递隔代相处的“边界智慧”,也让非遗温度悄然流淌,践行了用智慧守好爱之边界、以匠心延续文化暖意的初衷。(肖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