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科技局>>内容
从智慧养老到精准医疗,从文化传承到科技乡村,从数据交友到非遗传承……在常州市钟楼区,这里不仅有耀眼的科技之光,还处处透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技温暖。当前,广大钟楼科技型企业正以“科技向善”为引领,让技术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用责任与温度,诠释着科技创新的深层价值。
科技助老:守护“夕阳红”的温度。
“朱大爷,早上好!我是您今天的陪诊师。”早上八点,来自江苏小易陪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易科技)的“95后”陪诊师小张敲响了独居老人朱大爷的房门,在陪诊师的陪同下,80岁的朱大爷顺利完成从挂号、就诊,到付费、取药的全部流程。在就诊时,有些老人难以清晰表述自己的病症,小张就会帮着诉说病情和用药情况。
在深耕银发经济的背景下,钟楼区正聚焦用科技创新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前沿技术破解养老难题,让银发群体也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与尊严。
医院规模大,建筑结构复杂,跑来跑去身体实在吃不消;不会网络挂号、不会扫码付款,医院里的很多智能设备让老人也犯难……一个熟练的陪诊师是老人的“拐杖”,也是温暖的“路灯”。“小易科技聚焦老年人陪诊服务,独居老人能用最简单的电话下单,公司内的大数据系统智能匹配最佳陪诊师,让线上线下无缝结合。”两年时间,小易这种陪诊服务网点遍布全国 32 个省级行政区。
“通过对老年人服务的反馈。我们还成立了全区首家养老顾问协会,做好我们后续产品的迭代和改善。截至目前,协会共投入活动经费5万多元,累计招募志愿者305名,链接医疗、养老机构18家,重点服务高龄空巢独居老人75人次。”小易科技负责人邵建锋说道。当前,小易还将通过AI系统助力打通远程医院和居家老人之间医疗协作。邵建锋表示,“我们还考虑配备方言沟通模块,让老年人和机器也可以‘畅聊’”。据统计,当前小易科技累计实现线下陪诊超40万人次,不少老年人通过小易科技,实现了就诊便利。
科技惠民:守护生命线,筑牢民生之基。
从守护生命的微观战场转到耕耘希望的广袤土地,科技向善的理念正在不同维度诠释着民生关怀。
在钟楼区邹区镇临溪农庄的智慧大棚里,传感器正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智能喷淋设备正沿着预设的程序轨道喷洒有机肥,通过科技助力,农庄团队不仅优化了大棚内的环境监测算法,还针对可能因技术故障导致的农作物损失问题,制定了应急方案,用科技的力量让农业回归有机生态。
在京杭大运河钟楼大桥东翼,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投资建设的“翼陆云驰”(钟楼大桥站)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聚焦解决船民生活“最后一公里”物资配送问题,通过无人机配送,促进物流降本增效。试想,不久的将来,一架无人机,载着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像个小精灵一样飞到运河上空,轻松把物资送到船上,完全不需要靠岸,为船民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这是低空经济打开的新空间,也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新生活!”总经理冯利华表示,“未来,我们将结合常州无人机起降点打造更多类似场景,拓展医疗、消防等配送服务,同时,在车路云协同、新能源应用等方面深度探索,让科技更多地赋能生活、惠及民生。”
科技连心:传承文化,连接幸福。
科技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物质需求,还在于滋养精神世界、连接人间温情。在虚拟世界之外,科技也在为现实中的情感需求护航。位于钟楼区新闻大厦的常州市圆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内,算法工程师通过优化婚恋匹配模型,让无数年轻人在赛博空间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
今年28岁的程序员小周和26岁的教师小林是平台的“成功案例”——大数据系统通过分析两人的阅读偏好、社交行为等收集的多项数据,匹配度高达94%。“第一次见面就发现我们的爱好、三观基本一样。”小林笑着说。此外,为防止网络诈骗,平台引入公安系统身份核验,并设置“亲友见证”环节。据统计,该平台2024年促成恋人超千对,其中“90后”用户占比占大头。
“科技不是冰冷的算法,而是读懂人心的红娘。”公司总经理巢城还介绍,除了做大数据模型交友匹配外,公司的主要产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同城相亲交友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这些产品以其先进的技术架构、稳定的性能、丰富的功能和易用性,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同时,公司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服务,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软件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业务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
科技助力人文发展,还体现在数字储存方面,在数字技术重塑人类文明传承方式的今天,江苏楚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国家级档案服务资质认证为基石,构建起覆盖档案数字化、智能库房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研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作为常州首家获此认证的企业,楚风科技在数字影像处理、OCR识别、条码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其自主研发的文档影像管理系统集成全文检索与多重安全防护功能,使沉睡的档案资料焕发新生,让市民指尖轻触即可查阅百年城市记忆。
面向未来,钟楼区将以“科技向善”为锚,引领全区广大科技型企业在发展中传递人文关怀,在创新中把握民生温度,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更具民生情怀的科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