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内容
在“八五”普法收官之际,钟楼区以 “精准滴灌”破题、以 “全域融合”落笔,交出了一份法治润民生的时代答卷。五年来,区司法局推动普法从“单向灌输”转向 “多元共治”,从“知识普及”升维至 “精神培育”,更以运河文脉为纽带,将法治基因植入古城肌理,让法治精神随市井烟火浸润人心。现开设“八五”普法回眸栏目,集中展示全区“八五”普法工作的创新做法和成果经验。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永红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聚焦普法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持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通过构建多层次普法体系,全方位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落地见效。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法治讲座145次、集中宣传400余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万余份,普法直接受众人群达3万人次,法治服务受惠人群达3000余人次。推动法治宣传走深走实,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深耕法治文化阵地,打造永红法治“生活圈”。
以创建“枫桥式”司法所为推进方向,通过法治景观打造、法治文化嵌入、法治品牌融合、法治内容宣教等方式深入构建基层法治文化特色阵地,从而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
清潭法治兰园:居民家门口的“法治乐园”。
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将法治元素融入居民日常休闲空间,在清潭兰园打造明理茶室、法治花圃、法治时间轴等主题区域,创新“法治茶单”“明理茶室”“法育未来”等本土法治品牌内容。组织居民广泛开展普法积分兑换活动,激发居民学法热情,累计共开展法治文化活动80余场,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
红心永向教育帮扶中心:法治教育的“红色课堂”。
通过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后续照管等工作内容,打造帮扶中心并开展禁毒普法讲座、职业培训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40余场,受教育人数超3000人。其中,与宜兴戒毒所联合开展的“一体两翼”禁毒宣讲活动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永荟寓人才公寓:青年人才的“法治驿站”。
立足人才服务需求,在街道永荟寓人才公寓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室,组建“1+3+N”服务团队,在公寓顶楼露营区、共享书吧等空间嵌入法治宣传,不定期举办“法治沙龙”“人才政策解读会”等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劳动法、知识产权等专项普法服务。累计服务人才300余人次。
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提升居民普法参与度。
永红街道以提升普法吸引力为突破口,创新打造“三维立体”普法新模式,推动法治宣传从“单向流动”向“双向互动”的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沉浸式普法:与钟楼法院民一庭共建“实景法治课堂”,组织青少年开展“模拟法庭”“以案释法”“法治绘画”等特色法治活动36场,参与学生达500余人次。创新“角色扮演+案例复盘”模式,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掌握法律知识。联合宜兴戒毒所,将“法治VR体验”系统带进校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禁毒、交通安全等场景,在江苏理工学院、西藏民族中学、清潭实验小学等场所开展体验活动15场,参与人数突破800人。
文艺式普法:端午节开展“法治香囊DIY”活动,将法律知识制成谜语装入香囊,中秋节举办“法治灯谜会”,春节组织开展普法书画活动,共吸引2000余名群众参与。创作法治文艺作品:编排法治小品《编外律师》《调解室的故事》、常州方言版法治快板《民法典进万家》等节目,在清潭法治兰园、荆川公园等多个场所开展巡演40余场,网络点击量超10万次。
云上普法:为适应新媒体时代普法需求,2022年司法所创新推出“律师直播普法”项目。组建由8名资深律师组成的“直播普法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永红普法直播间”品牌,开设 “法典零距离”“以案说法”“你问我答”三大主题栏目,采用“直播讲解+连麦互动+短视频回放”模式,实现法治宣传“零距离”,截止目前,永红直播间累计直播50余场,观看人数超2万人次。
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推进法治惠民全覆盖。
永红街道以治理要求与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驻点服务、入户服务、按需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式、个性化、全方位的法治服务,努力实现普法于民、调解为民、法治惠民的基层法治发展新形势。
法治助推红色物业:以“红色物业 法润如兰”为基站,组建“红参谋”法治智囊团,创新实施“54321”解忧机制和“12345”法治连心工作法,邀请“三官一律”参与其中,共协助社区顺利调解物业纠纷与邻里矛盾300余起,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800余次。
法治护航经济发展:通过联动汇聚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服务机构、商协会等多方资源,为43家企业提供法规解析、法治体检、法务辅导、法律风险评估等法律服务,开展新业态群体主题活动22场,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发放法治礼包、协助法律维权等内容,共服务新业态人员200余人。
法治联动网格治理:以“法律明白人”队伍创建为基础,以点带面进一步发挥“法治带头人”、“学法中心户”等志愿队伍的传帮带作用,以个体、家庭、小区为三级内容,在法治网格内组建更多的法治志愿队伍,使他们成为政府政策的“讲解员”、民情民意的“收集员”、法律法规的“传声筒”。截止目前,在村(社区)基层组织内建立法治微网格154个,培育法律明白人480余名。
“十五五”期间,永红街道将深入践行普法于民、法治惠民的理念,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更多的居民群众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从而切实将法治建设的发展成果转换为居民生活的幸福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