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钟楼要闻>>内容

在钟楼,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 2025-08-29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8月28日,钟楼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建设暨融“新”共治推进会顺利召开。在这场诚意满满的会议上,多项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的暖心举措密集发布。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慈善总会会长蒋自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尹涛,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潘晓扬,区领导李超鲲、韩建明、万建新、祝涵杰、谢志诚、丁华芬出席活动。

近年来,钟楼区始终将新就业群体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系统性、有温度的政策布局,努力为他们打造一个“出入便捷、设施齐全、服务暖心、机制健全”的友好型城区。此次发布的七大友好场景,覆盖商圈、小区、街区、园区、楼宇、市场、公园等多类空间,真正把温暖嵌入进城市的“毛细血管”。从邹区镇凌家塘市场,到宝龙广场、三堡街、钟楼吾悦广场、江南1968创意园等商业地标,再到大桥下的荷悦公园,路边的楼宇……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角落落的“暖心驿站”,正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热水、休憩、导览、如厕等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成为他们奔波路上可依靠、可停泊的“友好港湾”。

“我们这次带来了3天免费换电的体验券,为新就业群体做一点事情!”常州铁塔能源经营部负责人陈磊说道。活动中,钟楼区同步推出新就业群体友好资源清单,涵盖12个区级部门提供的36项服务,包括骑手入职培训、医保社保专窗、青年夜校课程等;以及60项由商家与社会组织发起的友好服务,如餐饮优惠、电瓶车检修、游泳健身等,从生活到发展,全面覆盖该群体的各类需求。同时,“常州市慈善总会钟楼区新就业群体关爱基金”也在会上正式成立。该基金将定向用于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帮扶、意外伤害救助等援助和公益场景,为这群“城市奔跑者”筑牢保障底线。现场由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和货车司机等群体组成的三支志愿服务队宣告成立。他们庄严承诺,将以“流动网格员”的身份参与基层治理,回报社会给予的善意。

活动中,还发布了“钟楼区融治理应用场景”,推出线索直报、爱心公益、暖新积分等功能,无论是路上发现一个问题随手上报,还是参与一场社区活动,都能获得相应的暖“新”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和服务。现场,七家平台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共同发起《“行业以心暖心 共筑友好城区”联合自律公约》,从行业侧响应政府号召,形成友好城区建设合力。

活动还为入职时段不同、表现突出的30位“老中青”新就业群体代表颁发“青蜂侠”徽章,致谢这些平凡英雄为城市作出的贡献。“青”字代表青春动能与运河文脉的交织;“蜂”字象征着勤劳协作与治理网络的同频;“侠”字则寓意侠义精神与治理责任的升华。徽章整体采用盾牌设计,主体是卡通化“青蜂侠”形象,红色披风代表传统侠义的互助精神,绿色头盔的触角寓意移动的“城市探头”。·

一场推进会,一套组合拳,一幅越来越清晰的“友好城区”图景正徐徐展开——这里不仅是奔波劳碌的站点,更将成为新就业群体愿意扎根、能够融入、感受尊重的温暖之地。

下一步,钟楼区将深化“常新向新 新友独钟”关爱行动,全域打造多类型友好场景,全景细化“融”治理路径,以更优化的点位布局与服务供给、更全面的友好资源支持、更长效的激励关爱机制和更高效的响应体系与服务效能,全面构建服务精准、治理有效、活力迸发的融“新”共治新生态。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