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飞多用”到“数据淘金”,钟楼区无人机低空数据成功“上户口”! |
发布日期: 2025-09-03 来源:数据局 浏览次数: |
为进一步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合规高效开发利用,钟楼区数据局积极响应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结合钟楼区无人机“一飞多用”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在江苏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完成了常州市各辖市区中首个公共数据资源登记。
一飞多用,无人机重构低空数据新底座 今年以来,钟楼区逐步投用6个无人机机场,精确标注水体、闲置地块、在建工地、耕地、林地等关键区域,集成近80项图像识别算法,打造132.93平方公里的“5分钟响应圈”。区数据局以无人机“一飞多用”为支点,以月均飞行800架次实现数据采集,以超2.3万公里的飞行里程作为“数据底数”,通过“一次飞行、多元应用”的模式让低空数据成为驱动治理变革的核心要素。 化数为源,激活低空数据要素新动能 钟楼区数据局根据《江苏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规范(试行)》要求,针对无人机巡飞过程中同步获取的风速、风力等气象数据,以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数据格式、精度、采集频率的一致性,并将多次飞行、不同区域的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覆盖全域、时序连续的低空气象数据集合。 本次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意味着这批数据拥有了全省公认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其权属、格式、开放方式得到了官方认证,为其后续的共享、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是积极探索公共数据从资源转变为资产的关键一步。 点数成金,探索数据反哺财政新路径 完成登记,是数据价值释放的起点。让数据真正“活”起来、“流”起来、“用”起来,最终产生经济效益反哺社会,是钟楼区数据局探索的下一个目标。近半年来,区数据局接待来自山东、河南、广东等10余个考察团队,交流探讨“一飞多用”赋能低空经济的未来前景;密集调研江苏有迈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赛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区内行业头部企业,谋求低空数据流通变现的可行方案;赴常州市气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参观学习,谋划以无人机作为新的辅助科研载体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下一步,钟楼区数据局将基于已经登记的低空数据资源,进一步开展数据加工和模型构建,探索打造高质量数据集并将其包装成标准化、模块化的数据产品,谋求上架江苏数交所挂牌交易。 数据产品交易产生的收益,未来将反哺财政投入,用于无人机机队的更新维护、智慧城市项目的再投资,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再深化,从而推动“可再生数据”向“可再生资产”的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