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服务法”:钟楼政务服务的温馨密码 |
发布日期: 2025-09-17 来源:数据局 浏览次数: |
群众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核心诉求是少跑腿、快办事、办成事。钟楼区以“多一点服务法”为实践路径,将“群众满意”作为服务标尺,通过数字赋能和人文关怀的双重驱动,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多跑一步:从“群众跑腿”到“政府代劳” 政府多跑一步,群众少跑一步。依托“云上政务”便民服务点,以“云综窗”平台为载体,联合相关部门组建专家团队设立“云坐席”,在银行、电信、园区等网点就能完成“圆桌会办”视频连线精准服务,让数据跑路,实现124个事项“云上办”。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创新“上门帮办”服务,通过视频核验、材料代传等方式,彻底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多问一句: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 窗口多问一句,群众少走弯路。从导服环节入手,精准识别办事困难的群众,主动提供引导、帮办、代办服务。推行首问责任制,窗口工作人员主动询问群众需求、预审材料完整性、提供后续指引;对于不能直接办理的事项,详细告知办理地点、联系电话及流程,确保群众不白跑。通过高频事项导航二维码和部门联络热线,实现服务从被动受理升级为主动问需+全程导办,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多想一点:从“千篇一律”到“量身定制” 窗口多想一点,群众多些便利。在标准化服务框架下,建立需求洞察-方案设计-动态优化全链条服务机制,通过办事大数据分析高频需求场景,为文化程度较低群体定制手绘流程图;针对企业开办等复杂事项,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包;建立特殊需求快速响应通道,为残障人士配备手语翻译、为偏远地区群众开通视频帮办,让政务服务像量体裁衣般精准契合群众需求,真正实现从流水线作业到私人定制的服务升级。 多暖一分:从“机械服务”到“温情相伴” 窗口多点笑容,群众多点温暖。推行微笑服务+暖心陪伴机制,工作人员通过标准化礼仪培训掌握接待有温度、解答有耐心、服务有同理心三度服务法。针对特殊群体设置爱心专窗,配备老花镜、急救箱等便民设施,对行动不便者提供全程陪同服务。建立常态化服务观察机制,通过群众反馈自然收集服务改进方向,用看得见的微笑传递摸得着的温暖,让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彰显城市温度的重要窗口。 “多一点服务法”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创新。钟楼区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性化服务的双轮驱动,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成为群众信赖的“温馨港湾”。未来,钟楼将继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少跑腿、好办事”成为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