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荷花池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法治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法治荷花”工作主线,积极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夯实法治基础,有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多种方式开展法制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一是法律进机关、组织机关干部学法。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平台、秋白讲堂、荷花学苑等载体,定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理论知识宣讲,举办学习达人挑战赛、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营造良好理论学习氛围。二是法律进社区、给社区居民普法。创新社区普法方式,将法治文化融合于传统文化宣传互动体验中,汇聚社区义工律师专业力量,为社区居民开展普法宣传讲座、现场开展法律咨询、线上答疑解惑等形式,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助力青少年走好成长之路;深耕社区居民法治心田,形成多方协同、共同参与的普法格局,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反诈、禁毒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余次。
(二)多方位进行综合治理,强“法治荷花”基石。一是网格管理不断完善。强化基础支撑,编印街道《网格一本通》,全面梳理、动态更新网格内各类基础信息;制定《网格重点事项流转单》,今年以来流转处置重点事项50余件。创新实施“五环”工作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次,摸排涉及各类保健品销售、老年旅游的店铺信息200余家,联合市监、公安等部门筛选出高风险商家,依法查处关停诈骗店铺7家。二是矛盾化解成效显著。充分运用“123”工作法、党政领导信访包案制,今年以来成功化解重大信访积案2件、各类信访案件70余件。密切关注重点人员动态,确保将信访矛盾稳控在当地,连续7年保持国家信访局“零登记”。三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全覆盖检查23家危化品经营单位,完成253家待入档企业核查、入档工作。重点检查“九小场所”320余家,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10余条。督促63家单位打通“两个生命通道”,累计“拆窗破网”35处约450余平方。
(三)多举措聚能惠民,全面提升法治成效。一是深化街道总品牌五色“荷”伙人及各社区建设品牌,举办“汇聚五社力量·荷韵共筑和谐”社区建设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结对仪式,以“青荷学堂”为载体,搭建社工培育平台。二是创成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展“荷暖少年”未成年人品牌保护活动8场。三是创建全国老年心理关爱行动项目,探索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新模式。围绕养老、托育、助残服务一体化,整合闲置资源,打造“众心·爱荷”综合为民服务中心。四是利用西新桥二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各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服务,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五是西新桥二村社区作为信托制物业导入第一批试点小区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物业矛盾总量较同期下降65%。六是利用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荷小司”民情工作室,以及社区“一站式”矛调站点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法律咨询、援助和矛盾调解服务。
(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为示范引领,指导8个社区整合原有的人民调解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社区“一站式”矛调站点,充实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队伍。推动公调对接,在街道辖区的北大街派出所设置调解室;推动线上调解,利用“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在线调解接收案件;开展诉调对接,成立“荷小司”民情工作室,聘专职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推进义工律师进社区,每月定期安排律师进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合法维权。
今年以来“荷小司”民情工作室接收钟楼区法院委托调解案件90余件,调解完成90件。街道和社区共调处矛盾纠纷900余件,无“民转刑”案件发生,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让执法更有温度。一是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案件办理“应简尽简”,实现了减负、提速、保质的三重效果。二是定期开展案件自查、评查工作,确保执法程序合法,执法文书案卷规范。三是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指导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四是强化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确认公告和执法证件管理工作,有效规范执法行为。
今年以来开展市容类环境提升整治30余次,规范市容乱象900余处。强化建筑垃圾监管处置,开展夜间清运车辆巡查监管8次,规范未备案建筑装修垃圾运输行为20余起。深化综合执法进小区,整改重点小区环境脏乱等问题300余处,并坚持服务与执法相结合,让小区执法更有温度。
(六)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及清理工作,切实履行规范性文件的规范化管理。二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街道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项目推进、重大决策讨论、重大文件起草、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街道法律顾问审核街道各部门报送合同80余份。
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全面部署法治建设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的要求,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负责机构牵头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积极做好法治建设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部署会议,切实做到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始终把法治建设摆在全街道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按照区统一部署要求,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公共法律服务的范围和水平仍然有待提升。街道缺乏专业的法律服务人员,在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上提供的服务有限,无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
(二)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升。当前行政执法工作的复杂性及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对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升。
(三)普法宣传方式不够丰富,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当前普法宣传工作较多采用现场宣传活动和分发宣传手册等传统宣传方式,有待进一步提升普法活动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四、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2025年荷花池街道将继续全面加强法治荷花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普法宣传成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研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体措施,周密部署,抓好落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扎实推进法治荷花建设;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成效,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推动“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广泛吸纳法官、检察官、社区民警、律师等专业力量以及“法律明白人”参与“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壮大专兼职调解员队伍,重点打造“荷小司”品牌调解工作室,全方位延伸调解触角,最大限度将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
(三)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执法工作质效。切实加强街道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业务培训和自我学习能力,着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督促执法部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执法公示和全过程记录。严格对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聚焦问题立行立改,提高行政执法案卷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五)创新法治宣传工作方式,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和水平。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利用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将法治文化融合于传统文化宣传互动体验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