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信息>>北港街道>>内容
清明节之际,北港街道组织各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传统习俗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中,让清明不仅是追忆的时节,更成为凝聚邻里、涵养文明的温情纽带。
运河苑社区:青团映廉思清明,党建引领绘新篇。
为弘扬廉洁文化,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运河苑社区党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检验检测认证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了社区党员、退休职工和退役军人家属们踊跃参与,营造出了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活动伊始,“银青共守清廉” 系列活动率先拉开帷幕。老党员深情讲述自身严守纪律、勤俭节约的经历,通过今昔对比,展现党风政风的新气象。一个个由风及腐的案例,为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促使大家自觉锤炼党性。随后,全体人员在老党员的带领下宣读《青年廉洁自律宣言》,并在 “银青共守清廉” 横幅上郑重签名,以表达坚守廉洁的决心。随后,大学生志愿者通过 pH 试纸检测艾草汁的天然色素稳定性,为大家讲解传统饮食中的环保智慧。
在青团制作环节,党员、老人和学生分组协作,揉面、包馅、成型,一个个青团在大家手中诞生,最后,学生们用油纸、棉绳替代塑料包装,老党员则带领大家书写环保标语,贴在包装上,传递绿色环保理念。青年学生还向大家宣讲文明祭扫理念,倡导以鲜花代纸钱、网络云祭扫等方式,践行文明新风尚。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将廉洁教育与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松涛路社区:青团承古韵,清明寄相思。
4月1日下午,松涛路社区、松涛路社区党总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室联合开展“青团承古韵 清明寄相思”主题活动,营造绿色、和谐、温情的节日氛围。
活动伊始,社区党总支书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和居民们一起探寻清明节的由来、习俗演变及现代文明祭扫的意义,并阐述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观念,倡导大家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随后,活动现场蒸腾起清甜的艾草香气,翡翠色的汁液与雪白的糯米粉在大碗中交融,晕染出春日独有的碧玉色泽。居民们围坐在长桌旁,分工合作,和粉、揉团、包馅、收口………手法娴熟,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润可爱、散发着艾草清香的青团摆满了桌面。制作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传统美食的魅力。
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将制作好的青团分装打包,送至辖区独居老人家中,细致询问老人需求,叮嘱他们注意身体、健康生活。借助这一盒盒青团,传递温暖与关爱,也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银杏路社区:青团飘香迎清明,老少同乐传技艺。
4月2日,银杏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常州市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青团飘香迎清明 老少同乐传技艺”青团制作活动。
活动现场,社区居民俞奶奶边演示边讲解:“这青汁得用新鲜艾草现榨,掺上糯米粉才能染成碧玉色。”她将揉面技巧编成顺口溜,孩子们学着有模有样地搓揉摔打。传统豆沙馅成为今日主角,孩子们踮着脚望着红豆沙,迫不及待要“包”春入团。“馅儿别放太多,小心肚皮撑破啦!”居民张阿姨手把手教揉团,小朋友们屏息凝神,指尖翻飞间,一个个翡翠小团子渐渐成形。
活动尾声,社区工作者为每位小朋友送上盆栽绿植,“这盆绿植叫‘文化传承小卫士’,希望你们和它们一起成长。”一枚青团,传承的是文化基因;一盆绿植,播撒的是传承火种。当稚嫩的手掌与布满皱纹的手掌共同揉捏面团,清明的文化密码正以温润的方式,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水杉路社区:巧手做青团,清明共尝春
4月3日下午,水杉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巧手做青团,清明共尝春”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巧妙融合传统美食制作与移风易俗的宣传,为居民精心烹制了一场兼具春日美味与文化内涵的独特盛宴。
活动现场,社区提前准备了制作青团所需的糯米粉、艾草汁、豆沙馅等食材。工作人员与居民们围坐一团,携手开启青团制作之旅,大家手法娴熟,将翠绿的艾草汁缓缓倒入雪白的糯米粉中,耐心搅拌、充分融合,紧接着包入香甜的豆沙、鲜香的肉松等。不一会儿,一个个模样俏丽的团子就成型了。
此次活动以制作青团这一传统习俗为切入点,将文明祭扫理念巧妙传播,也让清明节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在居民内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当文明祭扫遇见生态理念,当古老习俗融入现代生活,北港人以更质朴而深远的方式诠释清明的本真意义。愿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对文化的守护,化作春风细雨,滋养社区共治的沃土,让“不忘来路、不负春光”成为北港人最温暖的精神底色。(陈鹏 马如蓉 徐梦丹 蒋竹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