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内容
星河璀璨,巧韵流长。北港街道各社区以七夕佳节为契机,深挖传统内涵,创新活动形式,通过戏曲雅集、文化讲堂、非遗手作、青春市集等多元载体,为居民奉上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婉转戏腔演绎千年浪漫,漆扇流转非遗匠心,青春市集跃动公益暖流……丰富活动中,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声,邻里情感在互动中持续升温。
运河苑社区:水袖翻飞出明月,邻里和唱共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8月27日,运河苑社区党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常州市艺术交流协会戏曲艺术团共同在运河花园文化广场上开展了“七夕话情·雅韵传心”戏曲专场。锡剧、越剧经典选段轮番登场,为社区居民献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情感盛宴。暮色中,《老师你好》以清亮锡剧唱腔开篇,既颂师恩又合“乞巧”求知之意。《珍珠塔》连演《前园会》《跌雪》等多折,水袖翻飞出方卿与陈翠娥的情坚意笃,引得老人们轻声和唱。越剧选段《心连心》以吴侬软语诉尽患难深情,与锡剧刚柔相映。《青蛇传·十八年》油纸伞旋出千年浪漫,《海岛女民兵》则以家国情怀拓宽“情”之维度。压轴的《和和睦睦更美好》邀家庭代表共演,用明快曲调唱响邻里温情。此次演出既保留《珍珠塔》等老戏精髓,又以表演唱注入时代气息,让戏曲与七夕相遇,也正是文化传承的最佳注释。运河苑社区将继续以文化为桥梁,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社区中绽放新的光彩,让邻里之间的情感在交流互动中更加深厚。
月季路社区:穿越星河话七夕,解锁传统节日新内涵。
8月25日,月季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联和关工委一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节传统文化课堂,吸引了众多居民积极参与。据估计,约有50多位居民参加了此次课堂,场面热闹非凡。课堂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听讲,纷纷互动交流,整个社区活动中心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首先追溯了七夕节的起源。七夕节源于上古时期,西汉时期开始普及,至宋代蔚然成风,承载着牛郎织女的浪漫传说。接着向大家分享了七夕的传统意义,它是“乞巧节”。在这一天,女子们会进行穿针乞巧的活动,通过尝试在月光下穿针来乞求心灵手巧,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这展现了女性的智慧与巧思。同时,七夕节也是对爱情的美好象征,牛郎织女的故事传颂千年,见证了无数有情人的幸福时刻。在探讨七夕的现代精神时,大家一致认为,七夕节在当代不仅是表达爱情的节日,更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它激励着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真挚的情感,坚守美好的品质。通过这次活动,居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兴趣,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参与这类活动。我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
水杉路社区:不“漆”而遇,“扇”情画意。
8月26日,水杉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水杉路社区关工委开展“不‘漆’而遇 ‘扇’情画意”非遗漆扇DIY制作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首先向大家讲述了“七夕节”的由来、各地的“七夕”风俗等,带领大家,带领居民们一同走近漆扇文化,了解非遗漆扇的起源、基本方法、制作技巧,并示范了制作漆扇的过程。随后,小朋友们在志愿者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选好颜色的漂漆颜料依次滴入清水中,慢慢地划动出喜欢的图案,小心翼翼地将扇子放入水中,让漆色随着水流慢慢附着于扇面上。水因势而走,色彩穿插交错,当扇子提出水的一刹那,大家手中的素白扇面瞬间印上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图案,带给人无限遐想。
青枫社区:青春好物交换,烟火气里的别样七夕。
8月26日晚,秋白书苑(凯尔枫尚店)门前的广场上灯火渐亮,青枫社区“点亮星夜:七夕青春好物跳蚤市场”如约开市。青少年们带着一箱箱“青春好物”赶来,在夏夜晚风里摆起小摊,带着满满“青春印记”,开启了一场集闲置交换、社交互动与公益传递于一体的别样七夕体验。广场上早早就支起了不少小摊子,每个摊位都带着少年们的巧思:有的用旧纸箱搭了“书架”,把闲置漫画书、辅导资料码得整整齐齐,还贴上手写的“换书须知”;有的铺块碎花布,摆上手作的串珠发绳、手绘的明信片,旁边摆着小台灯,暖黄的光把小物件照得格外讨喜。刚上初二的小吴抱着一箱子手办来摆摊,不到半小时就用两个重复款换了本心仪已久的科幻小说,他举着书冲同伴笑:“这比在家刷手机有意思!断舍离还能换到宝,值了!”摊位间的“社交局”也热热闹闹。“你这徽章是上次漫展买的吧?我也有!”“这本《小王子》我有两本,给你换那个笔记本呗?”原本不认识的少年们,因同款手办、同本旧书聊得投机,不少人互相加了好友,约定下次再“交换好物”。晚风拂过秋白书苑的窗棂,把书页翻动的声音和广场上少年们的笑闹声掺在一起,软乎乎的。除了往年常见的闲置交换、好友相聚,今年多了个特别的身影——青少年非遗剪纸摊位,常州市非遗剪纸老师周伟志正和几个青少年围坐在一起,桌上铺着红纸,剪刀、刻刀摆了一排,挂在绳上的剪纸作品晃悠悠的:有牛郎织女隔云相望的剪影,有衔着枝桠的喜鹊,还有缠枝绕叶的莲花,红得鲜亮,在路灯下泛着暖光。晚风拂过,红纸上的桥影轻轻晃,少年们的笑声混着剪刀碰红纸的轻响,让这场七夕里的烟火气,多了份指尖上的传承味。更暖的是藏在烟火气里的公益心。青枫社区爱心公益小分队在广场摆了张小桌,桌上立着块亮堂的爱心扫码牌。不少青少年卖完东西,攥着刚到手的零钱,转身就凑到牌前扫码。这些爱心捐款会去帮助社区里有需要的人群,就像把一群孩子的暖,传到另一群孩子心里。这个七夕因一箱箱旧物的流转、一张张非遗剪纸的传承、一笔笔暖心的捐款,成了少年们心里忘不掉的小美好。青枫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会继续围绕青少年需求,打造更多有温度的社区活动,让邻里情在烟火气里慢慢升温。
一曲戏文唱响古今共鸣,一柄漆扇绘就文化匠心,一场市集汇聚青春善意。这个七夕,北港街道以文化为纽带,既唤醒深植于血脉的传统记忆,更赋予节日以社区共融、代际传承的现代内涵。愿这份兼具古典韵味与时代创意的节日体验,持续滋养北港人的精神家园,让文化自信与邻里温情在每一个平常日子里熠熠生辉。(陈鹏、石云、蒋竹鹦、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