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内容
在七夕这个充满温暖与浪漫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为关爱街道内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升亲子互动质量,缓解照料压力,8月28日,北港街道开展“星河有约·家暖七夕——家的能量站心理团辅”公益活动。本次活动属于“自立食光——北港街道大龄重残青年餐饮技能赋能行动”系列心理支持板块之一,旨在通过团体辅导与文化体验,增强家庭凝聚力,传递社会温暖。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非洲鼓体验:小跳蛙》节奏中拉开帷幕。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非洲鼓合奏。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小朋友学习速度惊人,展现出极强的音乐感知力,不少家长也耐心陪伴、鼓励孩子,亲子之间默契配合,笑声与鼓点交融,奏出家庭和谐之美。
随后,为传承七夕传统民俗,大家共同参与制作“巧果”。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亲手揉面、压模、烘烤,不仅锻炼动手能力,也更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个个造型别致、香气四溢的巧果,寄托着对孩子们“心灵手巧、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
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倾听心语,桥见真我”OH卡牌心理探索。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老师引导,从“七夕”不仅是情人节、更是家庭“有爱日”这一角度切入,强调家人陪伴与支持的重要性。在抽取图卡和字卡的过程中,每个家庭分享了自己的解读与故事。
一位母亲抽到“疲惫”字卡时,不禁眼眶湿润,她想到了自己常年照顾孩子的艰辛的心路历程,令人动容。有一组家庭抽到的图卡是“书桌”,这让他联想到写作业的场景。虽然作业曾让他感到痛苦,但他也分享了自己“一鼓作气完成就能开心”的积极态度,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和成长型思维,令在场家长动容。随后他抽到的字卡是“依赖”,他的爸爸坦言,作为特殊孩子的家长,他们既希望孩子逐步独立,又难以避免分离焦虑,内心其实也需要孩子的依赖——这也是许多残障儿童家庭的真实心理写照。另一个家庭抽到了“诙谐”字卡,孩子分享了某次全家出门大扫除却忘带工具的趣事。他们并未互相埋怨,反而一笑而过,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郭老师借此引导大家思考生活中的意外事件所带来的启示:责任的归属、情绪的调节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比陷入焦虑更有价值。他们一家所展现的,正是一种跳出情绪、聚焦解决的生活智慧,帮助整个家庭找回控制感和融洽氛围。
最后,每个家庭共同制作了“星河许愿瓶”,将写下心愿与祝福的星星装入瓶中。点点微光,汇聚成河,既象征每一个家庭独特的光芒,也寓意在社会的支持与关爱下,大家并不孤单。
本次活动不仅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了情感宣泄和心理支持的平台,也进一步营造了北港街道共建共融、友爱互助的良好社区氛围。下一步,将持续开展更多针对性服务,切实提升辖区内困境儿童与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孟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