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区新闸街道妇联:新说闸里故事|大运河畔“敕建茶庵”由来 |
发布日期: 2025-07-02 来源:妇联 浏览次数: |
旧时新闸,位于郡西(今常州)约五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两岸,古建闸三座以上蓄上游水。清光绪五年(1879年)《武阳合志》记载,“新闸坝跨运河,唐时建明末废”。新闸因建水闸而定名,已持续使用1400多年。 为了深入挖掘并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新闸街道妇联、关工委联合钟楼区曦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秋白书苑大成馆内,一场名为“新说闸里故事”的品牌系列活动于6月29日上午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钟楼区曦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朱莉老师主讲,她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引领着一群神采奕奕的青少年小书友们,化身为“运河小侦探”,共同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新闸文化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朱老师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大运河文化报创意互动,迅速拉近了青少年与运河之间的距离。她分发特制的文化报,鼓励青少年在纸上自由挥洒,记录下自己对运河的初步印象。一张张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报纸,不仅打破了青少年对运河的陌生感,更激发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主题分享环节,朱老师带领青少年深入探索了三个主题:一是沿着千年水脉,追溯中国大运河两千五百年的演变历程,特别是强调了常州段作为江南运河“咽喉”的重要地位;二是通过三维动画技术,直观展示了古代水利工程中“闸”的运作原理,以及新闸作为调节水位的关键水利设施,在保障漕运畅通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三是详细解读了荷园里“敕建茶庵”的历史渊源,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人生智慧。
随着朱莉老师的精彩讲解,青少年脸上的疑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我们每天经过的新闸,竟然在古代拥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发挥了这么重要的作用啊!”“没想到荷园里的‘敕建茶庵’匾额,竟然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名的呢!”这些由衷的感叹,正是文化传承最为动人的瞬间。 活动的高潮环节,无疑是“敕建茶庵”创意微剧的创作与演绎环节。青少年们被分成两组,围绕“烈日巡茶”“麦芒玄机”“仁心如玉”“御笔生辉”四个主题,展开即兴创作。虽然他们的表演略显稚嫩,但那份真挚与热情却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和老师,赢得了阵阵掌声。
此次“新说闸里故事”活动,通过“破冰—解码—创造”的三阶设计,不仅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了运河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新闸历史文化的认同与热爱。青少年所展现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正是大运河文化活态传承的最好证明,也是城市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