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水更清景更美,钟楼这些地方焕新!
发布日期: 2025-01-03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2024年“环境优化工程”作为钟楼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在各部门、板块的通力协作下,建成人居环境达标村庄15个,创建3条市级示范幸福河湖,建成活力潮玩、剧场记忆2个口袋公园项目,高品质实施南运河亮化提升景观塑造工程,完成邹区镇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南大街街道2处雨污混排口雨污分流改造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市的理念。

乡村环境:从“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

“吃过晚饭,我就喜欢沿着龙潭村徐水组这条小河边上散散步,这绿化后的驳岸,仿古护栏,真的很美。”邹区镇龙潭村村民李祥明说,从新建公共厕所到驳岸提升,村里环境提升太明显了。

今年,在邹区镇和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同努力下,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十百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前,2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泰村村和杏塘村)已通过市级验收;完成第一批1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培育,第二批2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已通过市级复核。完成泰村家园、鹤溪村孙高组等新改建农村公厕8座。

在水环境治理上,钟楼区打造示范河湖成绩突出,加强管护不松懈。邹区镇建新大沟工程成效显著,清淤、引排等举措让水质提升、生物多样、生态功能增强。后塘河(北港段)通过系列工程,基础设施、环境与生态功能大升级,城水和谐;丁沟河自新建以来,与周边相融成景,形成一条崭新的明珠链。

值得一提的是,由新运集团负责建设的钟楼区梧桐河(龙江路—南童子河)水系沟通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新开1615米河道与830米清淤工程并行,两座闸站精准布局,沿岸80000平方米绿化有序推进,成功打通“断头河”,串联南童子河及后塘河,扩充蓄水、加速水流,防洪排涝能力跃升,泵站引调水优化水动力,水质改善明显。

城乡污水治理:旧貌换新展新篇。

在2024年民生工程的坚实推动下,钟楼区乡村与城市治污新画卷徐徐展开:

邹区镇于家、新屋两个行政村及其下辖的11个自然村成为重点改造区域,点源治理与纳管治理双管齐下,8个点源治理点精准发力,3个纳管区域高效运作,成功覆盖330户人家,接户率高达98%。长达5.447千米的管网如脉络般纵横交错,有力地保障了污水的有序收集与处理。随着工程圆满收官,污水肆意排放的乱象成为历史,区域水环境显著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大步前行,乡村大地正重拾往昔的清新与洁净。

与此同时,城市中的会馆浜河段整治亦成效明显。污水截污治理工作全面告捷,“源水净化+活水”技术的精妙运用,恰似为河流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水质实现飞跃式提升。河畔大规模水生植物郁郁葱葱,菖蒲婀娜、睡莲娇艳,与清澈的河水相互映衬,自然生境悄然复苏。如今的会馆浜河,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经典江南水乡景致,成为市民休闲漫步、静赏自然风光的理想胜地,为城市生态画卷增添了一抹灵动而璀璨的色彩。

街区改造:口袋公园与美丽街区齐绽放。

“我们家一搬过来就被小区门口的小公园吸引了,不仅环境好,还特别现代!”家住潮玩公园附近文华园的居民陈国林提到,“推门见绿、移步能入园、转角遇见美”成了他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2024年,钟楼区口袋公园建设又有新进展,活力潮玩口袋公园和剧场记忆口袋公园均惊艳亮相,吸引了周边居民纷纷来打卡,在家门口享受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

活力潮玩口袋公园于5月率先建成,占地0.55公顷。其云网廊架别具一格,灵感源自常州往昔打鱼晒网之景,如今成为游客休憩拍照佳处。园内潮玩运动设施丰富多样,半场篮球、滑板乐园、攀岩墙一应俱全,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挥洒青春活力。绿植配置匠心独运,冠大荫浓的榉树庇荫滑板乐园,跑道旁娜塔栎以绚丽秋色叶引导视线,座椅后彩叶木与花卉交相辉映,洋溢着活泼氛围。

6月建成的剧场记忆口袋公园同样引人注目。公园中心原址为常州化工研究院,未来将华丽转身为城市艺术展示中心。其西侧0.82公顷区域精心打造为交流花园,可举办城市音乐表演、艺术品展示等活动。化工记忆花园内,景观展示墙诉说着常州大学的办校历程,文化雕塑承载着对校园往昔的回忆与社区未来生活的憧憬,文化韵味悠长。

2024年夏天,大庙弄·青年里人流如潮、热度爆表。常州市第二届大运河文旅戏剧周在此拉开帷幕,这也是大庙弄美丽街区焕新亮相后举办的首场重要戏剧活动之一,为市民带来全新生活体验的同时,也为常州老城厢注入新活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位于大庙弄的中山纪念堂、玉佩弄多处院落及菜管办大楼等修缮一新,约240平方米风貌老建筑得以织补,重现88米长“民国弄堂”古韵。同时,协调老电视塔改造后的VIEDO青年派对圣地、黛园等特色商户门头与外摆,搭配“大庙弄·青年里”IP主题城市家具及视觉导视系统,营造出契合青年喜好的多元场景,使街区成为青春活力新地标。

西瀛里空间改造提升同样引人注目。长达约700米的区域,人行道空间与步行界面经整体重塑,莱蒙都会主入口亮化焕新、店招整齐美观、路面重新铺装。其中,人行道抬升并与建筑退红线部分一体化设计,特色花坛巧妙分隔街面空间,合理设置三处电动车停放点,重要节点空间也焕然一新,极大改善了行人通行体验与街区整体观感。

此外,依托原有南运河慢行系统(马公桥—藏书桥段)实施的南运河亮化提升、景观塑造工程也在今年揭开面纱:2公里环形步道、1.8万平方米绿地长廊再现滨水宜居品质。

下一步,钟楼将继续打造共建共享、设施完善的人居环境,让生态建设的坚实步伐不断夯实钟楼绿色家园根基,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美好愿景在这片土地上加速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