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这份健康民生“答卷”,钟楼交卷!
发布日期: 2025-01-06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基层医疗水平高了,家门口看病方便了,体验感好了……”这是近年来钟楼百姓看病就诊的切身感受。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让群众就医能够安心、贴心、放心,既是群众关切,也是写好医疗民生答卷的一道关键题。

今年,钟楼区围绕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中的“常有健康”,全力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基层医疗服务内涵,持续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基层下沉,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安心的医疗服务。

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高地

走进位于茶花路99号的钟楼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优质医疗资源正不断汇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远程诊疗中心、女性(儿童)康复中心……未来这里将打造成区域集成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高地。

在女性(儿童)康复中心内,市民周女士在康复师的帮助下,来到这里进行产后康复。“这里的康复师很专业,产后修复让我更安心。”周女士说。

女性(儿童)康复中心位于钟楼区公共卫生中心1号楼A座,设置诊室4间、治疗室11间、治疗床位30余张,团队核心成员16人,由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专业康复师提供医疗服务。

不仅是女性,这里还为言语-语言障碍、全面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障碍、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智力障碍等0-6岁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和教育;并为全市早产、高危儿童提供早期干预康复训练,改善其生存质量。

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常州市钟楼区互联网分级诊疗合作签约暨远程诊疗中心启动仪式在区公卫中心举行,这标志着钟楼区在对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升级上取得了新的进展。除此之外,医学研究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定位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管理,以AI技术赋能合成生物和智慧医疗,布局涵盖检验检测、生物医药、康复支持、远程医疗等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供应链,构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融合生态,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个性化健康服务。

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10月19日,常州市中医药宣传月暨钟楼区中医养生惠民夜市活动在钟楼吾悦广场火热开启。中医药膳、中药茶饮、八段锦养生气功教学……传统中医药文化元素与现代“夜生活”完美融合,为市民带来一场“中医药文化盛宴”。

古色古香的诊室、浓浓的中药味、各式各样的中医器械……近日,记者来到开发区医疗集团新闸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只见医生们正忙着给患者把脉、针灸、推拿、按摩、刮痧……“医院里的针灸推拿比外面的‘香’多了,还能刷医保!”凭着“一根针、一把草”,新闸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不仅吸引了老年人,还“圈粉”了不少年轻人。针灸艾灸、中药熏蒸、三伏贴三伏灸等康复诊疗项目,深受居民青睐。

润肺饮、安神饮、清咽饮……今年夏天,钟楼区老城厢医疗集团推出了多款中医药茶饮,成功火出圈,成为打败各种奶茶、咖啡、冷饮的新晋“网红”,有的热门茶饮甚至“一袋难求”。

“平时去大医院挂这些专家的号,都不一定挂得到,今天在家门口就可以与专家零距离交流,真得太好太方便了!”前不久,城中医疗集团主办的“糖尿病与幸福感”——联合国糖尿病日暨中医膏方宣传义诊活动在永红街道清潭第五社区居委会广场和西林街道华林家园两地同步启动,参与现场咨询的居民纷纷翘起大拇指为义诊点赞。

今年,钟楼区共组织中医惠民进社区活动70余场,让居民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养生智慧和独特魅力,让健康更有“医”靠。

构建家门口的“健康管家”

“环境更好了,机器也都是全新的,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近日,家住钟楼区新闸街道的孙先生来到新闸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做CT检查,对新CT室的医疗服务连连称赞。

就医环境好、就医体验优,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是“健康守门人”。为让居民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钟楼区加大硬件投入,新增配置3台64排CT机,全区各医疗集团CT机100%配置到位,切实提高了社区医院的医疗诊治能力。今年,钟楼还完成老年人肺癌和消化道肿瘤筛查签约服务包2287个,完成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2843名。

钟楼区还不断深化医联体建设,建成老城厢集团—常州中医院胃肠镜中心、城中集团—常州一院神经内科症状门诊等一批业务过硬、居民信赖的特色专科、特色门诊,发展动能和服务能力提升明显。在加强基层特色专科发展建设方面,开发区医疗集团康复科、疼痛科、城中医疗集团内分泌科被确认为全市首批市基层重点特色科室,新建专家工作室7个、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1个、联合病房8个,建成总数列全市第一。

一件件民生“关键小事”汇聚起来,就是“暖心大事”。“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安心、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让群众健康福祉‘倍增’。”钟楼区卫生健康局局长丁华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