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服务>>主题服务>>教育服务>>动态资讯>>内容
2025春学期开学之际,钟楼区各中小学全面开展“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行走”让思政课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四壁之内,而是用脚步在革命旧址、企业工厂、田间地头丈量历史的厚重与体验文化的力量。
立志之路。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的师生们通过聆听觅渡校友杰出代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缔造者——庄逢甘院士的人生故事,探寻其“勤廉重教、立志笃学”的文化基因,将榜样力量深植文化血脉,在探寻中传承读书、勤廉、重教等优良传统,感受庄氏家族的文化气质与精神追求,领略家国情怀与人生哲理。西横街小学的师生通过走访蔡旭故居、恽代英住地、吕思勉故居、瞿秋白纪念馆,融合科学、责任、文化、信仰教育,通过走一段路、学一段史、听一堂课、唱一首歌、写一篇文等形式,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树立远大志向,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奋斗之路。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奋斗之路”开学第一课活动。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运河记忆馆、恒源畅历史陈列馆和老常州工业馆,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历代人民在运河发展中的艰辛与智慧,拓宽了历史文化视野,汲取了奋斗力量。西仓桥小学依托“运河大课堂”,开启了一堂实境式行走的思政课。师生们走进大运河记忆馆与恒源畅历史陈列馆,由“西仓麦动”志愿讲解团成员开展讲解互动,让同学们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体验中传承精神,在求索中创造未来,为成长之路留下奋进探索的深刻印记!
报国之路。在荆川公园家风馆、离退休干部事迹展陈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老师们为荆川小学教育集团的同学们详细讲解唐氏家风、离退休干部事迹,探寻家风背后的故事与老干部们的爱国精神,激励全校学生弘扬优良家风,勇担时代责任与使命,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情怀。常州市东方小学、钟爱学校以“启航新征程 追光共成长”为主题,到张太雷纪念馆探寻报国之路,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在张太雷纪念馆,同学们高唱国歌,认真聆听讲解员的宣讲,仔细观看张太雷生平事迹介绍,在互动交流中感悟太雷立志初心,被太雷“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到“谋将来永远幸福”的坚定信仰与救国理想所震撼。
匠心之路。钟楼实验小学以“匠心独运筑高远,科技创新映未来”为主题,开启了“开学第一课”——匠心之路。“匠心小队”前往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参观展厅,亲身体验电磁转化等科技小实验,感受科技创新产品、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激励高远少年传承匠心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共同开启高远少年卓越成长的新篇章。
廉洁之路。新闸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新闸法治广场、万荷馆,详细了解廉洁文化的历史渊源、经典故事以及现代廉洁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们在参观中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通过欣赏荷花之美、体会荷韵廉意、思辨生活之廉,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廉洁的含义,做一个自律的小公民。
法治之路。在椿芳书院,西林实验学校的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法治名词,同时,在老师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姜椿芳先生历经磨难而又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学养宏富而又虚怀若谷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而又谦谦君子的儒家风范,激发学生的敬仰之情。邹区中学的学生们走进了邹区人民法庭,在庄严肃穆的人民法庭,师生们参观了诉讼服务大厅、审判庭、主题展览区等场所,旁听了一起真实案件的庭审,体验了法庭的公正与威严,切实感受阳光司法、公正司法。
振兴之路。邹区实验小学、邹区第二实验小学、卜弋小学、卜弋中学和泰村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走在美丽的田间地头,通过实地探访诺亚方舟、临溪农场,体验蟹塘养护,实地参与种植、除草、采摘等,亲身体验劳动之美与创业之乐,感受新农业的发展,了解创业者创业心路历程,深化学生对奋斗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农业振兴与奋斗精神对自身成长的启示。
科技之路。钟楼外国语学校、钟楼实验中学、新闸中学、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师生们走进钟楼区少年科学院,听“行走的小主播”介绍常州院士事迹,还来到钟楼汽车城新能源汽车展厅了解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动手搭建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温警报系统,触摸科技脉搏。
此外,五星小学以“非遗+”学科融合,开展非遗市集,让孩子走在充满烟火气的市集里,把文化传承的种子播撒进孩子心中。花园小学前往江苏省军区第二干休所,与老飞行员沐贤豪对话,聆听革命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怀德苑小学邀请区交警大队永红中队中队长田志寅开展安全通学讲解。清潭实验小学与永红街道清潭新村第三社区携手开启思政教育新征程。西新桥小学的师生来到西新桥二村社区蒲公英训练营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红色基因在队员们心中生根发芽。盛毓度小学学生漫步毗陵驿,参观夏家大院、盛宣怀故居,触摸身边的历史,以行动传承文化。芦墅小学携手新农村委,在微型消防站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在居民家中近距离观察预警系统,并在校园内外查找安全隐患,树牢安全意识。
近年来,钟楼区全面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挖掘辖区内的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公园、企业、文明实践阵地等育人资源,形成100个实践体验寻访点。依托钟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红色课堂”“产业课堂”“乡村课堂”等串成线、连成片,积极建构馆校一体、企校一体的思政课程,把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有机结合,变“照本宣科”为“身临其境”,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一站接一站的行走中、在移步换景的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