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升履职能力。商务局认真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法治学习宣传教育学习,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一把手”上课、主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习了《外商投资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内容,使全局机关干部牢记法律要求,熟悉法律规定,增强贯彻法治思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渠道,形成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习活动扎实推进。
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本部门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照省、市、区贯彻落实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瞄准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的目标,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活动,查找不足、加强整改,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1、坚持常态化、长效化,依法行政贯穿履职全过程
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议事协调机构的监督管理。今年以来,根据区委编办要求,对我局牵头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规范性清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议事机构予以撤销。近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拟开展违规招商政策清理工作。
二是严格执行制度规定。落实局党委议事规则、局办公会议事规则,加强事前沟通酝酿,确保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的使用必经局党委集体讨论后再作出决定,确保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发放、固定资产的处置等必经党委会集体研究决策、并报区纪委第二纪检监察组备案,不断提高局党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落实招商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重大行政处罚中的作用。修订并落实合同备案制度,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
三是高标准抓专项整治。积极开展成品油年检及专项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全区31所加油站巡查完毕,形成书面安全检查报告,隐患整改率96%,剩余隐患在积极督促整改中;突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燃气安全、逃生通道等督查检查力度,对市、区政府及人大常委会领导督查交办问题立查立改,全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商务局主导的“钟楼区餐饮燃气示范街区创建工作”受到上级充分肯定。
四是处置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年,区级层面成立农贸市场提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我局牵头制订《钟楼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实施方案》,明确从2023年起,区政府投入2000万元,通过2年时间完成全区23家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工作,该项工作得到相关市领导认可。我局已连续三年开展“老字号奇妙夜”活动,市级以上“老字号”企业26家数量全市第一。常州星韵农贸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全市已纳统菜市场中交易额最大的农贸市场纳统主体。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已完成12家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工作,年内将全面完成全区所有农贸市场改造工作,全市唯一。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是法治意识与普法工作存短板。部分干部法治意识不足,在日常商务工作决策与执行中,未能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对政策法规理解不深入,导致在处理一些复杂业务时,存在合规风险。在普法宣传方面,工作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依赖文件传达、会议讲解等形式,缺乏创新与针对性。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个性化法律需求把握不准,普法内容未能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经营中的法律问题,使得普法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法律素养与合规经营意识。
二是执法权缺失导致监管效能受限。因缺乏执法权,在市场监管与行业规范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在对非法流动加油、二手车市场、报废车市场等重点领域监管时,因缺乏执法权,对违规经营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手段有限,难以形成有力威慑。遇到企业违规操作,商务局只能下达整改通知,若企业拒不整改,无法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执法措施,使得监管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在与其他部门的联合执法中,因自身没有执法权,在执法行动中的主导性和话语权较弱,难以充分发挥商务局在商务领域的专业优势,影响了联合执法的协同性和整体效能。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紧紧抓住依法行政及履职提效这条主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提升服务水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
一是强化法治学习与培训。制定系统的法治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集中学习,深入研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商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剖析典型案例,提升干部职工对法律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针对新入职人员和执法岗位人员,开展专门的法治培训,将法治学习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增强干部主动学法的积极性,确保法治思维贯穿商务工作全过程。
二是加强执法协作与能力建设。鉴于商务局无执法权,进一步加强与有执法权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商务领域监管难题与解决方案。协助执法部门收集相关线索,发挥商务局在行业信息、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为执法行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参加执法观摩活动,学习执法流程与技巧,提升执法监督与协调能力,弥补执法短板。
三是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深入调研企业和群众的法律需求,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普法方案。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制作生动有趣的普法短视频、动画、漫画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商务法律知识。开展“法律进企业”系列活动,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法律宣讲和咨询服务,解答企业经营中的法律疑问,增强企业依法经营意识,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