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紧扣市“532”发展战略,以“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为主基调,全面谋划全年工作目标和路径方向,为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健全依法行政决策体系。聚焦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行动,2024年以来共开展公共法律知识培训3次,培训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发挥政府法律顾问智囊作用,截至目前共出具法律意见书63份,审议常务会议议题34件,参加产业项目评审会议4次,就区建设用地审批开展合法性审查8次。
二是深入复议应诉规范化建设。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钟楼区妥善处置劳动争议纠纷行政复议案件入选常州市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深化府院联动协调机制,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
三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围绕“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考核指标,优化中心“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在巩固两级中心对外服务效能的同时,村(社区)均配备法律顾问,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1438人次,普法宣传活动198次,覆盖人群超12000人。
四是加强普法宣传力度。紧扣“安全生产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以“法律十进”活动为载体,深入机关、企业、校园等进行集中法治宣传248余场,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与江苏理工学院开展“法润校园‘钟江’同行”校地法治共建活动,开设“校园法律诊所”,让区各政法单位及律所常态化走进校园、走进师生,回应师生法治关切。
五是强化律师行业管理。严格开展年检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规范律师及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调解渠道,延伸一线服务,积极开展“法治护农”“法治惠民”“法治助企”等主题活动。持续在党建引领、阵地建设、责任意识、队伍力量上下功夫,建设一支新时代高素质律师队伍。
六是教育帮扶提质增效。充分发挥“钟伴益生”精准矫治项目,实现由“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联合壹加壹公益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对女性和未成年社矫对象分类实施“向阳花开”和“春藤助力”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女性社矫对象共同成长相伴而行,鼓励未成年对象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并付诸实践,让刑事执行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永红服务站被推荐为全市唯一省级后续照管贯标示范点。
七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落实非诉服务提升行动、基层突出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活动。成立全市首家新业态从业人员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室,钟楼8个镇、街道均成立民情工作室。在劳动争议高发的建筑业、服务业、产业园等行业、区域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矛盾纠纷。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制定《中共常州市钟楼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常州市钟楼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部署推进年度重点任务。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年终述职和民主评议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思想上更加重视、行动上更加自觉、措施上更加有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开拓创新能力不足。对于如何围绕“中轴枢纽支点、都市智造高地、运河文创名区、生态宜居家园”战略定位,护航钟楼高质量发展,理解不够透彻,跟不上形势要求。对如何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新办法新思路还不够多。二是自主思考意识不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被动落实得多,主动落实得少,对突击性、重大性任务应对力不足,不能够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主人翁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奋发进取的激情有所减退。
四、下一年度的主要安排
(一)实干笃行谋发展,进一步彰显担当作为。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法治钟楼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施情况,明晰下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更好凝聚起推动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服务大局抓落实,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聚焦改革创新项目重点工作,聚焦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服务需求,升级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主动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脚踏实地惠民生,进一步助力基层治理。坚持法治为民,不断探索基层依法治理新思路、新举措,以“法治之力”助推“基层之治”。
(四)多措并举聚合力,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立足于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和职责使命,努力锻造一支政治素养高、法治意识强、纪律作风硬的新时代法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