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2025年度(第三批)江苏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名单》,常州市共有5个项目入选,包含钟楼区老凌家塘城中村自主更新项目和钟楼区南大街步行街产权人自主更新项目。此前,钟楼区陈渡片区有机更新项目曾入选2023年度(第二批)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截至目前,钟楼的城市更新探索已覆盖多种类型,走出了兼顾“片区更新、联动更新、自主更新、遗存更新”的创新路径,打造了大庙弄、航仪厂、泰富里、金谷花园等一批典型案例,为我市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经验。
老凌家塘城中村自主更新项目(1.1期)位于西林街道,东至龙江路高架、南至富凌路、西至西林路、北至怀德南路,是钟楼区城中村自主更新项目首批试点之一。该项目将自主更新与村集体资产盘整、商圈业态重塑、街区公园建设、外围绿廊提升进行整合研究、系统谋划,形成“1+3”片区自主更新整体策划方案(“1”是指:村民自主更新区;“3”包括:怀德南路风情街区、龙江高架生态长廊、低效用地盘活),目前已完成主体施工。该项目将有效改善原本居住环境差、配套设施少、安全隐患大的状况,在城中村自主更新项目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南大街步行街产权人自主更新项目位于南大街步行街B7地块,南临延陵西路,西接泰富百货,为原步行街北侧主入口段,是既有建筑改造利用、低效用地活力提升的典型案例。作为常州市首个社会资本的老城厢既有建筑更新项目,本项目以产权归集和统一更新为抓手,整合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多元主体力量,推动改善街区立面陈旧、设施落后、业态老化、功能单一等现实问题,发展多层次体验式消费,提升城市形象和老城核心区集客能力,促进以南大街步行街为中心的商业片区繁荣,将在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数字化智慧化提升方面有显著成效。
同时,此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江苏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三批)》,钟楼区“建立城市更新推进管理中心”和“出台传统建筑更新改造设计施工管理规定”两项创新实践成功入选,标志着我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省级层面的高度认可。“建立城市更新推进管理中心”,钟楼区率先成立区政府下属的城市更新推进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区域内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制定、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及相关政策研究与技术指导等工作。其设立有效提升了城市更新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水平,为全省城市更新工作统筹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出台传统建筑更新改造设计施工管理规定”,钟楼区出台《传统建筑更新改造设计施工管理规定》,针对传统木构架建筑及其他具有历史特色的亭、楼、阁、廊、榭、舫等类型,制定了差异化的结构安全、消防设计及施工管理标准,并将其纳入施工许可管理;建立“修缮工艺库”和风貌设计审查机制,确保存量建筑在实现功能新生的同时,有效保持了历史肌理与现代功能的有机融合。此举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标准的空白。
下一步,钟楼区将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持续推进试点项目,在城市更新领域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同步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与实践案例,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更新框架体系、推动全域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