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全会精神,以“三大体系”为抓手,统筹推进钟楼教育高起点布局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教育强区建设新篇章。
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精准适配的供给体系。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资源供给向精准适配转型。科学制定教育资源优化“三年行动计划”,结合片区规划调整融合布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效建功”。2025年以来,在全市率先优化一批老校、小校,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整体规划和用于拓展城市民生保障服务功能。采取“名校+新校’协同发展模式,将部分老新村小学和幼儿园并入优质教育集团的新建学校统一管理。4所现代化新校将在9月投用,可新增学位7000多个,为“做精老城区、做强经开区”辐射更优质教育资源。成立“高新提质”专班,赋能高新区(邹区镇)教育发展,为“做大高新区”贡献力量。
深化协同育人,创新全域共育的生态体系。持续推进“三大行动”:推进“钟红润教”党建特色文化建设,通过“标杆+示范”党建矩阵,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提升阵地功能。创新实施学校全覆盖、人员全参与、流程全贯通、成果全媒传的“四全”策略,让“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更亮彩。加快建设“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组建“教联体”,构建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的“三联动”的工作模式,共绘教育强区建设全域联动、同题共答的生动画卷。
聚焦“一老一小”,打造普惠泛在的服务体系。完善“家门口的老年学校”,高标准建设的区老年大学将在2025年秋季投用,可满足每学期万人次培训需求,镇、街道老年学校覆盖率100%,为“智慧助老”服务。扩大普惠性托育供给,探索多种运营发展模式的幼儿园“托幼一体”,全力打造“1+N”普惠托育,依托1个早教指导中心带动N个幼儿园托育点协同发展,开办“社区托育服务点”,提供有质量的“家门口照护”。近3年,新增78个托班,1560个托位,全区54所幼儿园均能提供托育服务,送普惠托育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擦亮百姓幸福底色。
钟楼教育还将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聚焦教育教学、校园安全、队伍建设、心理健康、“双减”、“5G体育”、“校园餐”等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推进教育改革,持续用力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奋力开创钟楼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