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城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秩序,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4年,共立案查处案件1899件,结案1874件,罚没款890866元,对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申请法院执行6件,非诉执行听证0件,执行结案5件。行政诉讼案件4件,败诉0件。行政复议2件,驳回复议申请2件。
(一)固废非法处置全力整治。围绕“在建工地、道路两旁、闲置地块、行政区交界地带”4个重点,制定区级巡查方案、任务清单,压实责任,解决管理不细的问题。联合各执法中队建立巡查和定点相结合的日常管理机制,不定期对重点路段及拆迁地块、未利用地块等重点区域建筑垃圾违规运输、非法偷倒乱倒等行为开展巡查整治。6月14日,召开排查整治固废非法处置倾倒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推进非法处置倾倒建筑装修垃圾。2024年共计出动人员3686人次,开展固体废弃物排查710次,联合执法检查32次,针对无证运输、未核准运输处置、未密闭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35起,处罚金额98400元,对非法倾倒、积存垃圾排查252处并已清理,规范违规中转、消纳场4处。
(二)市容环境理性疏导。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先后组织、指导、协调各板块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开展市容夜间专项整治、校园周边专项整治、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安全治理等,参与市支队开展的全市渣土专项联合整治等,扎实做好市容环境提升。对全区24482块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共计发现127处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目前已整改126处,剩余1处正在持续推进中。
(三)绿化管养多措并举。先后建成活力潮玩、剧场记忆口袋公园,改扩建绿地10公顷,按期完成花漾道路建设、林荫路建设。制定《钟楼区古树名木管理办法》,一树一档,一月一旬。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护绿守法意识。对辖区违规侵占绿地、乱搭乱建、毁绿种菜、绿化带停车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2024年,共整改问题970余处,立案20起,罚款83525元。配合常州地铁公司完成8个站点的市政绿化移植工作。
(四)工地管理常抓不懈。对全区建筑工地进行全面摸排,准确掌握工地施工动态。针对工地易发生的建筑物料乱堆放、裸露土地未覆盖、封闭围挡不合规等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清除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及其他废弃物,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违法风险。强化夜间巡查,发现违规施工的,第一时间落实取证处置,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对市民生活的影响。2024年,共开展整治302次,出动执法人员3029人次,检查渣土车辆654辆次,行政约谈105次,共立案查处14起,罚款186000元。
(五)物业监管循序渐进。以“综合执法进小区”为工作契机,约谈物业企业、召开专项会议,指导物业企业建立“检查—反馈—处置”工作模式,在问题萌芽期、轻微阶段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固化、激化、扩大。2024年,共计约谈物业企业199次,开展专项执法研讨会161次,整改问题5227余处,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135份,立案查处42起,罚款金额共计6890元。
(六)审批办理提质提效。进一步明确占道经营活动办理流程,制定指导意见,确保活动审批与后续管理形成闭环,提升审批效能和实际意义。截至12月3日,完成建筑垃圾处置许可46件,其中新证16件,续证30件;完成占道经营许可58件;完成临时张贴张挂许可50件。今年3月,区级范围内绿化审批职能调整到城管局,完成绿化审批20件。
(七)环卫服务持续优化。全年新建公厕8座,改造公厕11座。完成龙江路转运站设备更新并投入使用、6个标段46辆环卫机械化作业车辆监控一体机硬件安装。新增餐厨废弃物清运单位41家,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总量约2万吨。编制全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指导督导方案,广泛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全年垃圾分类宣传覆盖约20万人次,小区宣传活动400余场,在省、市、区媒体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23次。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重点领域抓制度。既对标对表又因地制宜。对《常州市钟楼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重大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制度》进行修订,进一步细化了议事流程,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与合法性,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优化《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指导意见》及《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流程图》等指导细则,牵头制定《钟楼区建筑装修垃圾规范化管理专项行动方案(试行)》,把好审批监管“入口关”“质量关”“出口关”,促进我区装修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规范运行。
(二)科学决策抓落实。既善用经验又推陈出新。按照“政府引导、属地主导、行业指导、主体实施、条块协同”的路径实施摆摊设点管理,设置北港丁香路、五星飞龙市场等疏导点,优化西林华兴路区域流动摊贩管理。新运冷链物流配套升级,新阳光食品城、冷链物流停车场建设项目改造完成,新增停车泊位1515个。融合街区新貌,“大庙弄美丽街区”焕新亮相,织就青年文化多元画卷。无感支付试点扎实推进,协调统筹“兼容性”典型问题,已完成139家停车场无感支付对接工作。
(三)规范执法抓管理。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破,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定期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应知应会业务测试,督促执法人员提升办案能力;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每周组织全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抽查,依托全员考核系统实行监督考核。
(四)系统管事抓完善。始终坚持系统管事,积极运用智慧城管平台实现对问题发现处置的全流程管理。自主开发钟楼区建筑装修垃圾监管系统,实现一键备案审批、一体监管研判,助推管理精准化走入新赛道。依托平台海量工作数据,引入人工智能手段,实现系统自动对每名队员的研判,让工作成果“数据定量”向“绩效定性”转变,将“好用的”平台转化为“用好的”助手。
三、存在的不足
(一)工作机制和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城市长效管理已经形成效能中心牵头抓总,各中队配合联动的工作局面,但是在发挥中队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方面,还存在不足,中队常常遇到因机制不完善导致的管理困境。
(二)城市管理和更新有待进一步提质。钟楼区作为老城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老旧小区占比高,市容管理、绿化养护、环卫作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对应群众诉求,整改也存在实际困难。
(三)队伍锤炼和锻造有待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是城管局的永恒课题,经历了立规矩、抓考核、造氛围等一系列举措后,队伍面貌发生极大的变化,但是如何深化干部管理“三项机制”,依旧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四、下一年度主要安排
(一)奋勇担当,坚持深化改革创新
围绕提高城市长效管理效能,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长效管理工作体系。依托城市管理平台整合资源,开辟板块管理端口,建立自巡查体系,优化大排查工作机制,引导其将“被动接受考”到“主动上路查”转变。转变原先基层中队“大包干”工作模式,实现问题责任板块、责任单位、网格责任人三级推送,消除信息壁垒,破除“想管管不了”的困境。作为“综合执法进小区”牵头部门,积极探索并破解联动效果不佳的难题,如以专班形式组织针对设施、环卫、绿化、消防等方面的专项整治,以点带面式推进,提升小区居民满意度。
(二)回应诉求,坚持惠及更多群众
持续开展停车设施发展工作,发挥牵头作用,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开放企事业单位共享点位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同时,挖掘有停车需求的闲置地块,进行规范改造,进一步缓解停车需求,提升群众服务满意度。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开展绿道、口袋公园解危维修,包括更新步道、新增铺装、梳理绿植等,解决设施老化问题;常态化落实公园绿化巡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根据城市公厕“优布局、补短板、促提升”行动方案,定目标,排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建成区二类及以上城市公厕比例达到70 %。
(三)真抓实干,坚持打造过硬队伍
聚焦主责主业,严明工作纪律,强化作风建设,不仅要将制度“挂在墙上”“放在桌上”,更要“记在心里”。以“懂业务、能研判、会管理”为要求,强化岗位练兵,提升服务水平。立足新发展阶段,拉满“从严管理”之弓,绷紧“基层减负”之弦,坚持严管和厚爱并重,持续深化对基层队员的激励和关怀机制,进一步增强全员考核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在干部选拔任用向肯吃苦、能干事、有干劲的优秀人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