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钟楼区科技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科技局的正确指导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实施“五大工程”,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政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钟楼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驱动力。
持续完善“小升高”梯队培养名单,遴选思慕雪电子、精研热能、超闪摄影等新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成长性高的企业建立跟踪服务。继续加大对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瞪羚等高成长性创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大力支持立卓信息、瑞元半导体申报潜在独角兽企业;引导已有创新基础的企业立标杆、当龙头、多做探索性强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支持精研科技、微亿制造、涂料院、建科院等龙头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支持格力博、科试中心、常柴股份等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创新能力和优势,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质量的双提升;培养壮大精研动力、波速传感、乐研分离等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型中小企业群体,打造一批掌握前沿技术、具备国际水平的领军型企业。
二、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硬实力。
重点支持辖区格力博、西电常变、东风农机等“链主型”企业建设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共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引导领军企业、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合自身优势在钟楼布局成果产业化、数字化转型等赋能型平台。力促钟楼金控集团与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合成生物AI研究院,力争三年内建成新型研发机构。深化我区与上海交大合作力度,探索建设地校联合研发中心,聚焦产业链关键节点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实现定向组织突破。定期举办工程师沙龙、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三、实施“揭榜挂帅”引领工程,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源动力。
聚焦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推动应用场景类“揭榜挂帅”项目的实施,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拔出能够解决全区特定产业需求的研发项目,鼓励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推动我区产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落地。利用钟楼(上海)科创中心等科创飞地、平台和园区的资源,实施针对性的项目扶持计划,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探索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产业项目中来,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速完善全区的产业链结构。广泛收集各类科技项目的基本信息、研发进展、市场需求等数据,探索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实现项目与企业的精准匹配,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完善“赛马制”绩效,将企业的营业收入、研发投入强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确保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
四、实施科创载体集聚工程,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支撑力。
利用中欧产业园渠道,搭建中欧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在工业自动化、节能环保、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以及智能环境等热门行业领域积极与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引进先进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促进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围绕CAD软件、ERP系统、MES系统、SCADA系统、PLM软件、CAE软件等工业软件领域,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建立国产化工业软件集聚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工业软件企业入驻我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国产化工业软件技术创新和应用。建立健全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将人才引进、项目落地、研发产出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考核指标,推动载体园区提质增效。针对园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组织开展“揭榜挂帅”项目,吸引优秀人才和团队攻关,推动园区创新发展。
五、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聚合力。
深入分析当前创新创业环境与需求,明确发展方向,精准招引符合我区产业需要的优质科技项目落户,制定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科技招商奖补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的持续优化。加速优化科小基金推荐流程,深入挖掘基金培育项目,每年推荐5-10家具备创新力、适应力和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科小基金评审机制,建立项目跟踪评估机制,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和项目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