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信用建设>>内容

【信用风险提示】消费者警惕保险直播带货中的风险
发布日期: 2020-11-17    来源:发改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保险业内和业外的网红纷纷涉足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直播带货营销保险,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选择这种消费方式,针对目前,直播带货鱼目混珠的乱象,北京银保监局日前发布消费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其中的风险,新闻广播记者张煜报道。

为了博人眼球、炒噱头,很多非保险专业的主播或者是有一些科技公司、咨询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机构在未取得保险中介从业资格的情况下,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开设账号,指导消费者购买保险,而有的业内人员以通过贬低或诋毁其他保险公司产品,诱导消费者购买自己推荐的保险产品。

变了味的保险带货直播,处处是陷阱,有的视频因为时长限制删掉一些关键信息,如“首月2元,最高600万元医疗保障”等,故意隐瞒保费逐月递增的事实和产品销售范围限制等。

很多主播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给消费者理赔埋下隐患。

许多直播、短视频中只提到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分红收益等好的一面,保险的除外责任、健康告知、分红收益的不确定等内容故意不告知。

有的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使用“秒杀” “限时限量”等用语误导消费者。

还有一些违规操作让人“应接不暇”, 违规承诺收益的问题,比如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别,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不实信息。

主播以打折、送红包、抽奖等方式给予消费者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有的借助热点事件炒作进行不当营销,比如 “感染新冠肺炎一确诊即可全额赔付”等,故意混淆不同险种之间的保障范围和理赔条件的差异。

为此,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直播购买保险“三清楚”:清楚主播是否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资格。清楚宣传是否有陷阱,是否夸大保险责任、隐瞒保险合同重要内容等不实宣传。清楚自己是否有需求, “货比三家”,通过对比保障范围、保费金额、保障期限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