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信用建设>>内容

【信用风险提示】警惕“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发布日期: 2020-11-17    来源:发改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对于微信内发来的各类求助信息,你是否会进行认真甄别?一些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助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里,引起网友转发。其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什么是微信“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公众爱心实施的微信诈骗。这些犯罪分子将伪造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一旦有网友出于好心汇款,钱就到了骗子的账户。

诈骗手法:

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收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典型案例

2015年6月3号,某省广播电视台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帮助尿毒症患者的视频连接,5号,汽修工栗某看到微信后,抱着帮助患者的心态在微信群里进行了转发,不少网友看了该视频后都向栗某打听汇款方式,于是栗某就动起了歪念,他自称“广电台栗主任”,在一些微信群里发布了自己银行账号,此后,一名网友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汇给他25元。

为了骗取更多网友的信任,栗某用另一个手机号码注册了微信,并把微信头像和昵称改成了一名主持人,利用这名主持人的名义在微信群里发布统一捐款账号。栗某之前曾经参加过一档方言剧的海选,被冒名的主持人和栗某在方言剧的微信群里是同一个群的群友,收到栗某群发的诈骗信息,该主持人通过微信与栗某进行了联系,起初,栗某矢口否认,之后才予以默认。

2015年6月8号,该主持人向所在地派出所报了案,当天,警方将栗某抓获,并处以行政拘留。

警方提醒

遇到这类爱心传递的微信,正确的态度是保持警惕,设法核实,不要轻易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更不要轻易向未经核实的账户汇款。如果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应当通过正规的渠道,向灾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