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教育工作节奏。广大钟楼教育人化危为机,把抗疫故事转为教育契机,交上了钟楼教育抗疫的满意答卷。钟楼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十九大及全国、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契机,以“发展素质教育·钟楼2025计划”为指导,总结十三五区域教育经验,谋划十四五教育发展蓝图,深入推进教育部重大立项规划课题和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党建领路,特色品牌显成效
1.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健全钟楼区委教育工委组织建设,规范钟楼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用好“红炉馆”“许巧珍工作室”等领导干部的“思政学堂”,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干部政治教育;上好廉政教育“每月一讲”,抓牢抓严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2.注重品牌创新驱动。重点构建“五色种子,五心家园”党建品牌,从红色教育、蓝色制度、绿色沟通、橙色服务、金色评价五个维度,进行立体构建,形成党建一盘棋, 2020年“一校一品”党建品牌评比省级1项,市级6项获奖。
二、综改推进,校园品质有提升
1.学前教育紧扣优质创建,区域项目重研究。推进省优质园创建,玖里书香幼儿园通过省评估院评审,创成省优质幼儿园;组织后三年将申报省、市优质园创建单位、复审单位共计11所园33人参加专题培训。持续开展江苏省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依托“钟楼幼教云教研”平台,进行“儿童观察”实操式经验分享,全区千余名幼儿教师参与学习研讨,开展4次“疫情下的微课程”专题研讨,16名教师分享实践课程。推进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工作。
2.义务教育着力主动发展,教育科研重落实。规范全区中小学拟定2020学校主动发展年度自评表,双向互动确定适切年度发展目标。完成荆川、花二、钟实中、邹区实小创建市 “新优质学校”相关准备。落实省市绿色学校申报,完成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等创建申报;组织3所学校申报市前瞻性项目,1所学校申报省前瞻性项目,1所学校申报省小学特色文化项目;7个项目被为确立为区级品格提升项目,3个项目被确立为市级品格提升项目,荆川小学的“荆川少年‘立行·有责’品格习养行动”申请省级评审。依托“科技钟楼”区域重点项目,继续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打造科技教育亮点,举办2020年钟楼区科技教师培训、钟楼区云科技编程创新竞赛。推进教育部重点课题“质量导向的区域教育整体联动发展研究”,拟定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联动研究、评价研究”在内的1+6共7份研究计划,进行跟进式调整研究。出版1本专著《优质教育长出来:高质量实施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实践》。编写区域兼职教师专职化培训指导手册,音乐体育美术三学科形成区域操作文本,促进各校校本培训提升。落实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重大项目《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区域范式的实践探索》研究,依托网络召开过程性研究例会,聚焦“学会思维:钟楼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工程”。
3.特殊教育准确把握数据,融合教育重推进。核对区内持证残疾儿童的人数,统计随班就读学生情况。统计2020年应入学安置的残疾儿童人数,完成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监测系统的数据填报。“区域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项目”申报参与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评审,完善钟爱学校整体改建方案,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与普通小学招生工作同步进行;组织区内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参加全市融合教育线上培训。
4.社区教育强化基地建设,“智库”工程重实效。启动钟楼社区教育“智库”工程。钟楼教育局与常州工学院签约合作推进区内各镇街道一街一品社区教育工作。申报江苏省社会教育学习体验基地5项,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1项,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5项,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申报1项,常州市社区教育科研课题8项。承办2020年江苏省社区朗诵大赛常州赛区组织与报名工作,我区申报34个作品。开展社区教育公共课程选课,向街道、社区发布第十期公共课程名单,全区全年公选课446节。
三、优化结构,培养体系更完善
1.多途径完善培养体系。实小和鸣幼参与“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申报。开展乡村优秀人才、市十五届“名师大学堂”菜单式教师培训课程,省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乡村教师培育站、龙城十佳校长、教师、班主任、区师德模范、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创新新团队、区第二届优秀教师城乡牵手、优秀教师跟岗锻炼等申报。开展区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评比,5个单位获评。
2.多层次优化区域结构。推进岗位聘用改革,根据区管校聘的文件精神,统筹安排新增的50个专技岗位;组织各校开展岗位竞聘。接受区人社、编办、财政关于区管校聘、教师编制、创新岗位等工作的专项调研,组织人社、编办、财政召开了联席会议。修订完善集团联盟抱团发展及考核细则,推进城乡融合。
四、立德树人,师生发展更和谐
1.育人队伍抱团发展。组织召开“市名班主任”发展座谈会;开展“市特级班主任工作坊”集中研讨月暨区骨干班主任培训活动和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活动,推动特级班主任工作坊研究的持续深入,同时放大活动资源,对区内300余名班主任进行主题培训,回收活动反馈问卷200余份;组织“市名班主任”区级评审,64人参评。
2.艺体工作全面提升。5所学校获市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实验学校年度督查评估一等奖,6所学校分获二三等奖;平冈获市校园足球示范学校评估一等奖,白云获三等奖,钟实中由试点校升格为示范学校。1名教师获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竞赛一等奖,2所学校获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开展钟楼区小学生2020春季“云”运动会。开展“美育云端课堂”活动,组织全区教育系统辖区34所中小学、933个班级、46402名学生,通过新华社、央视评、人民视频、学习强国等官方媒体观看网上展播、讲座活动和展演活动。
3.心理健康立体实施。根据《2020年钟楼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开展五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评比工作;结合《护心育人—教师心灵成长沙龙项目培训方案》开展培训;落实“青果•常开心”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云平台相关工作;组织开展“2020年钟楼区初中心理健康月活动”,面向7所中学的学生或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校园,开展“2020助力高(中)考心理公益服务”系列活动。
4.学生资助精准落实。精准资助,落实2020年春学期困难学生认定及政府资助申报,组织学校通过全国资助系统、省资助系统困难学生名单的对比;应助尽助,进一步扩大资助面至所有民办学校包括简易学校;及时录入各类资助系统,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本学期共资助义务教育学生756人,资助经费60.725万元;整理完成2019年度资助管理工作绩效评价材料及系统填报工作,对标往年的评价反馈情况,完善改进相关指标达成度,确保填报数据及上报材料的全面准确,落实“为民办实事”和“两免一补”。
五、教育保障,优质均衡再推进
1.资源布局逐步优化。加大教育用地供应和经费投入,统筹安排区域各类教育资源,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截至6月2个校区加固维修工程通过综合竣工验收;3所学校在建工程按序推进,年底竣工验收;7个项目进入施工阶段。
2.启动制定十四五教育规划。依托“发展素质教育•钟楼2025计划”,以“1+N”为总体思路启动制定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其中“N”个匹配计划(教育资源配置五年行动计划,教育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区域课程改革五年行动计划,全域家庭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等)已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基本成形。
3.督导督学不断创新。创新性的开展督学:改革方案制定,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小学科落实;改革督导过程,采用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价机制;严肃督导反馈。接受常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对我钟楼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现场考评,市考评组一行14人,听取了分管副区长关于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汇报,对政府、编办、教育、财政等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访谈、座谈,对 2204 名学生家长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查阅有关资料,实地察看 1 个校外培训机构、1 所民办学校、1 所小学、1 所幼儿园。
4.信息化获得新突破。召开2020年钟楼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探索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变革,明确区域整体推进思路和语数英学科资源建设策略,推广学校优秀成果。勤业新村幼儿园、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获“常州市教育信息化优秀项目评比”二等奖。觅渡教育集团被认定为全省24所“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小学之一。13所中小学被认定为“江苏省智慧校园合格校”。启动省名师空中课堂资源建设,所有小学学科参与,录制上百节课。
5.安全体系日臻完善。上半年累计组织全区教育系统消防安全拉网式排查3次。钟楼区教育系统共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调研督查、暗访检查共计28次,检查组56组,参加检查督查人员168人次,其中市、区级领导及教育局领导70人次,邀请安全有关专业的部门人员、专家参加检查35人次,检查学校、培训机构、校车公司共322所(次)。维修校园视频线路监控95次,更换及新增视频摄像头32个,实现视频全覆盖,视频监控与公安接通率达到100%。对2所简易民办学校、12所简易幼儿园、3所非法幼托机构进行了重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