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疫情短期影响显现 经济运行跌中向稳——2020年一季度钟楼区经济运行综合分析
索 引 号:014119467/2020-00207
组配分类:统计信息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统计局
产生日期: 2020-05-07 发布日期: 2020-05-0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钟楼区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领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GDP运行落入下行区间,经济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同时,随着3月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全区的经济运行有望在短期内迎来阶段性的企稳回升。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1-3月,钟楼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5.1%,增速在全市排第三。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4
疫情短期影响显现 经济运行跌中向稳——2020年一季度钟楼区经济运行综合分析
 

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钟楼区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领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GDP运行落入下行区间,经济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同时,随着3月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全区的经济运行有望在短期内迎来阶段性的企稳回升。

一、 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3月,钟楼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5.1%,增速在全市排第三。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42亿元,同比下降2.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78亿元,同比下降10.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2.41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1.8%,在房地产、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支撑下,发挥了经济运行稳定器的作用。

从主要指标情况来看,实际到账外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两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一季度分别完成全年目标进度的47.6%和25.0%。其余指标受疫情影响,未达到年初预期。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维持在上升区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完成全年目标4.2%,低于时序进度。

(一) 工业经济逐步止跌

一季度,全区规模工业经济整体下滑明显,但随着3月份工业企业生产秩序逐步恢复,产值增速较1-2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趋势。1-3月,全区规模工业产值同比下降9.9%,较1-2月回升7.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七。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2%,较1-2月回升8.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六。国有经济表现稳定。全区国有经济1-3月实现产值18.45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18.9%,同比下降1.1%,增幅高于规模工业平均8.8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下滑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板块“一升七降”。由于二电仪产品结构调整,永红街道一季度规模工业产值逆势同比增长99.6%,其他板块均不同程度下跌。其中,邹区镇和北港街道两个重点板块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分别下降10.8%和8.6%,支撑不足;五星街道同比下降23.5%,跌幅最大。优势产业有望实现反弹。输变电方面,由于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1-3月输变电行业产值下跌14.2%,低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但由于国家电网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我区各大输变电企业的投标预期良好,订单得到保障,且产能已经基本恢复,企稳反弹条件已具备;农机方面,农业生产本身受疫情影响较小,且非道路机械国四排放标准产品推迟上市为市场带来利好。一季度,全区农机行业产值同比下跌6.9%,增速高于全区平均3个百分点,销售则基本持平去年同期。随着年初库存的快速消化,预计生产形势会进一步转暖。

(二) 投资形势明显分化

1-3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6%,其中,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6%,工业投入同比下降67.3%,三者的增幅分别较1-2月份提升22.8、1.1和26.4个百分点,形势有所好转。工业投入遭受巨大冲击。由于疫情冲击,一季度全区工业投入同比下降67.3%,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0.7个百分点,工业投入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7.9%下降至6.3%。目前在库列统的工业投资项目13个,比上年同期净减少41个,有4个板块一季度在工业投入方面挂零。房地产形势火热。随着6个房地产项目入库列统和续建项目开工推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始快速反弹。1-3月,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0.2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较上个月提高30.2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幅16.2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同样火热,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4%。板块情况逐步好转。一季度,全区板块投资4升4降。其中,新闸街道、北港街道、西林街道投资增速3月份浮出水面;新闸街道投资同比增长83.1%,增速最快;永红街道、荷花池街道同比下降59.5%、49.4%,跌幅较大。

(三) 消费市场整体低迷

1-3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86亿元,同比下降18.8%,较去年同期低了26.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2亿元,同比下降18.6%,较去年同期低了23个百分点。重点商品零售情况低迷。一季度,全区社零22个大类商品5升17降。其中权重类商品表现较弱。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75亿,同比下降30.5%,拉低全区限上社零5.9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9.88亿,同比下降19.8%,拉低全区限上社零3.8个百分点。基本生活商品消费稳定。1-3月,全区粮油类、肉禽蛋类、干鲜果品类商品零售受疫情影响较小,分别实现零售额2.98亿元、1.22亿元、1.6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8%、15.6%、1.9%,基本保持稳定。不同业态受疫情影响程度不一。大型商场疫情期间停业时间较长,泰富、新世纪1-3月累计实现零售额2.42亿元,同比下降40.4%,拉低全区限上社零2.5个百分点;综合超市由于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疫情期间正常营业,零售额稳中有增。怀德大润发、五星欧尚等4家超市1-3月实现零售额1.92亿,同比增长14.6%;网络零售迎来发展机遇,一季度全区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实物商品零售额为0.46亿元,同比增长61.6%。板块全面回落。1-3月,全区八个板块限上社零集体下挫。其中,北港街道作为重点板块,由于汽车城销售整体低迷,限上社零大幅下跌22.1%,拉低全区限上社零7.2个百分点;南大街街道和荷花池街道由于传统零售业态集聚,在疫情中受影响较大,同比分别下跌25.6%和33.9%。

(四) 重点服务业小幅下挫

一季度,全区21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4.61亿元,同比下降6.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2.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了2.8个百分点。五大行业开局良好。1-3月,97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8.0%,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3.9个百分点。重点企业支撑显著。1-3月,全区有营收超千万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6家,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8.64亿元,占规上营收比重达75.7%,同比增长4.6%,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增速11.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3.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两升八降”。十大行业中,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两个行业外,其他行业营收总额较同期均出现下滑。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月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增长19.0%,拉动全区规上服务业增幅提升6.8个百分点。主要是房地产形势向好,常州乾易利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劳务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倍,拉动行业逆势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受疫情直接冲击,1-3月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下降31.6%,拉低规上服务业营收增幅2.8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下降18.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52.3个百分点,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板块表现出现分化。五星街道在乾易利的影响下快速增长29.2%,是唯一的支撑板块;邹区镇由于江苏凌家塘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营收增长10.7%,对冲了疫情影响,一季度重点服务业营收持平去年;其余6个板块出现明显下滑。

(五) 外资引进全市领先

全区外资引进情况总体良好,基本未受疫情影响。1-3月,实际到账外资971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0.6%,完成全年目标进度51.1%,提前实现过半,进度在全市排位第一。其中,荷花池街道和西林街道分别完成进度200%和455.1%,提前实现全年目标。

(六)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保持平稳

1-3月,全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5亿元,同比下跌1.2%,增速在全市排第三。其中,税收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2.4%,税比为91%,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及营改增完成4.6亿元,同比下跌3.8%,对公共预算收入的影响较大;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8%,快速增长;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同比分别下跌14.2%和15.9%,下跌较快。

(七) 居民收入稳定不减

1-3月,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2元,比去年一季度净增251元,同比增长1.5%,高于GDP增速6.6个百分点,疫情期间居民总体收入得到保障。其中,工资性收入11092元,占收入比重64.0%,同比增长1.1%,是主要增收来源。疫情期间,居民消费受到较大影响,1-3月全区居民生活消费支出8627元,同比下降8.5%。其中,食品烟酒平均支出2745元,占比31.8%,仍是主要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信支出由于疫情期间娱乐场所停业、高速公路封闭等客观原因,分别下跌34 %和24.7%,跌幅较大。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发展形势严峻

3月份,钟楼区的经济运行在各行业重点企业的引领下,短期情况较2月份出现明显好转。但值得注意的是,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相比大中型企业更为严峻,为全区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剔除新增因素后,全区205家小微规模工业企业,1-3月实现产值总量占规模工业比重为34.9%,产值增速为-15.5%,低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重点服务业方面,一季度全区营收规模小于500万的企业共110家,1-3月实现营业收入占重点服务业比重为9.7%,营收增速为-50.3%,低于重点服务业平均增速43.7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缺乏持续后劲

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跌幅明显收窄,但经济发展后劲难言好转。除开发区外,全区其余6板块1-3月在库的工业项目合计仅5个,完成投资额不足2500万,项目平均投入不足500万,工业投资几乎处于断档状态;剔除房地产项目后,全区在库投资项目个数较去年同期净减69个,投资额同比下降59.5%。可以看出,目前全区的投资数据过度依靠房地产投资拉动,房地产经济特征较为明显,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后劲方面仍然不足。

(三)消费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消费作为经济循环的末端,是投资和生产成果的最终体现,消费的恢复代表着经济发展重新回到正轨。从一季度的城镇居民收入和支出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5%的情况下,居民支出部分却同比下降了8.5%,除居住部分外,各方面的支出全面萎缩。3月份,虽然各线下业态逐步恢复,但销售情况依旧不如人意。常州金店、泰富、新世纪3月份的零售额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23.6%、13.7%和56.3%,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还需要时间。

总体来说,经过前期大量的复工复产工作推进,以及一系列保障政策落地,钟楼区的经济运行开始逐步止跌,并出现了一定的短期向好势头。但从长期来看,经济恢复正常运行仍需时日。政府仍然需要从抓好政策落实、提振实体经济、扩大有效需求等方面入手,积极帮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降本增收,做好精准帮扶;指导出口企业调整市场方向,短期内适当增加国内市场产销比重;加快项目建设平稳推进工作,尽快形成新的产能,增强发展后劲;有序出台消费刺激政策,使疫情期间被压抑的潜在消费尽快释放,让全区的经济发展尽快重回正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