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各街道卫计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
为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以下简称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等“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的通知》(常卫人口〔2020〕200号),决定今年在全区组织开展落实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等“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行动目标
以落实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便利提供医疗服务“三个全覆盖”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帮扶责任,完善帮扶机制,提升帮扶水平,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实现100%落实帮扶联系人制度,100%落实协议医院,家庭医生应签尽签,特殊家庭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联系人制度。为每户特殊家庭确定一名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和一名村(居)委会干部及一名网格员、志愿者或家庭医生等作为“三岗”联系人。
1.明确帮扶关系。联系人确定后,通过面对面方式,与特殊家庭对象建立初次联系,发放联系知情卡,明确联系方式和帮扶内容。联系人有变动时,应当做好交接并通知特殊家庭对象,确保帮扶工作无缝衔接。
2.建立电子档案。采集核实特殊家庭对象家庭信息、健康状况、主要困难等情况,为特殊家庭对象建立电子帮扶档案,做到信息实时更新、动态管理,信息准确率达到100%。
3.经常联系慰问。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络、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与特殊家庭对象保持经常性联系。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以适当方式进行慰问。当特殊家庭对象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问题时,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必要帮助。
4.创新帮扶模式。组织动员基层计生协会会员、志愿者、爱心人士等与特殊家庭对象结对,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发挥社会组织优势,以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为重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
(二)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每一位有需求的特殊家庭对象签约一名家庭医生或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1.保证重点签约。将特殊家庭对象作为签约服务重点对象,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实现应签尽签。根据特殊家庭对象不同情况,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提高特殊家庭对象健康素养水平。
2.提供约定服务。按照服务协议,为特殊家庭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重点关注特殊家庭对象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丰富服务内涵。做好特殊家庭对象签约服务与优先便利医疗服务的衔接,畅通特殊家庭对象转诊通道。鼓励为病情稳定、依从性好的患慢病特殊家庭对象开具4- 8周长期处方,减少其往返医疗卫生机构次数。发挥“互联网+”优势,为特殊家庭对象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诊疗、慢病随访等服务。
(三)提供优先便利医疗服务。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城中院区、中医院是全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定点优先便利协议医疗机构。钟楼区所有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作为向特殊家庭对象提供优先便利医疗服务的协议医疗机构。
1.确定优先内容。特殊家庭对象持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印发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证》在协议医院普通门诊就诊时,协议医院应当为其开通优先便利就医“绿色通道”,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优先便利服务。
2.加强就医服务。有条件的协议医院,可安排医务社工和志愿者,为特殊家庭对象提供就医引导、陪诊等服务。
3.实施紧急救治。对需要紧急救治的特殊家庭对象,应当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紧急情况下,协议医院在对特殊家庭对象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如无法取得患者本人意见又无法取得患者家属或者关系人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四)落实扶贫政策。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特殊家庭,要严格落实扶贫相关政策,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保障措施
(一)镇、各街道卫计办,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明确相关处室责任,迅速部署,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确保专项行动有力有序。
(二)镇、各街道卫计办、各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切实提高专项行动工作水平。
(三)镇、各街道卫计办,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专项行动的调研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完善措施,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健康局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