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钟楼区委区政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关注工业企业发展,努力推进转型升级。面对外部不确定因素加大、国内疫情多点反弹等多重冲击,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回落,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部分行业发展受阻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规上工业基本情况
1-9月规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8.33亿元,同比增长23.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六;增速比二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14.0%。
1-9月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六;增速比二季度回落6.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9.1%。
(一)行业发展分化明显。1-9月,规上工业七大行业中6个行业生产实现正增长,增速最快和最慢相差37.0个百分点。增速最快的建材和冶金行业增速分别为36.5%和33.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3.5和10.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2.2%和19.2%,两个行业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纺织服装行业是七大行业中唯一负增长的行业,同比下降0.5%,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3.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下降4.9%。生物医药行业同比增长3.6%,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32.9%。口罩生产重点企业“美舜科技”产值同比下降八成,拉低整个行业增速10.6个百分点;“北自所”产值同比下降八成,拉低整个行业增速14.2个百分点。国内疫情虽然零星散发,但整体控制的较好,防疫物资市场供大于求对两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阻力。
(二)权重板块拉动不足。1-9月,全区7个板块(1个开发区、1个高新园、5个街道)中只有永红(215.6%)和高新园(26.6%)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增速最高的永红属于总量较小的地区,对全区增速拉动作用较弱。开发区(20.4%)总量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近七成,但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未对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有效支撑。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三)创新动能持续增强。近年来,钟楼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市场创新活力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一是研发费用提升较快。1-9月研发费用合计为13.45亿,同比增长37.9%,高于营业收入增幅16.9个百分点;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0%。二是创新成果丰硕,战新产品快速增长。1-9月,规上工业战新产值增长28.2%,高于工业总产值增幅5.2个百分点,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5%;战新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达38.6%。
(一)主导产业疲态呈现。钟楼区主导产业农机和输变电行业的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18.3%和10.8%,1-9月增速分别为18.7%和6.6%,低于全区平均水平4.3个和16.4个百分点,与二季度相比分别回落7.8和5.0个百分点。两个行业对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5.4%和3.6%,贡献率与二季度比分别回落2.8和1.3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电网投资增速放缓,以及农机行业重点企业产能转移,使得两个行业均呈现疲态。
(二)转型升级有所放缓。1-9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产值增速分别为35.9%、30.3%和13.5%,与二季度相比分别回落10.1、15.5和4.8个百分点。对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2.0%、17.0%和25.1%,二季度相比分别回落0.4、2.7和2.7个百分点。其中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缓慢,主要是输变电行业中的 “西电”、“东芝变压器”、“新阳湖电缆”等重点企业合同金额下降、交货期延长等原因造成的。
(三)原料能耗双重压力。一方面,原材料的大幅涨价致使工业企业资金链收紧,生产意愿下降,一定程度影响产值增速持续提升。如常州华日升的主要原材料PET薄膜三个季度平均涨幅都在5%左右,最高单季涨幅超20%;江苏尼高科技所用的原材料水泥9月份涨幅30%;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所用原材料生铁和废钢,涨幅也在15%以上。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江苏省用电形势相当严峻,“能耗双控”政策在全市全面推进。全区超半数的规上工业企业被列入限电企业名单,包括机械(农机、输变电)、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在内的众多行业产能受限明显。
(四)生产效益有所降低。9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出厂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7.7%、8.2%,购进价格涨幅超过出厂价格9.5个百分点,企业成本压力增大,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1-9月份,全区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21.0%,比二季度回落9.0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13.7%。实现营业利润27.96亿元,同比增长6.5%,比二季度回落18.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23.6%;营收利润率为6.3%,比二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三、四季度走势预判及相关建议
当前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回落较快,虽然年度目标可以完成,但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涨价以及能耗双控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对区内工业企业的影响将持续扩大。预计全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在1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8%左右,对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建议全区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多种途径打消企业顾虑,狠抓生产。
(一)加快项目进度。当前我区时有企业将生产基地外迁,而新建的项目投产竣工仍待时日,工业增长缺乏支撑。要平衡土地、能耗、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多项指标,加强“优二进三、腾笼换凤”力度,吸引优质、有前景的工业项目落户钟楼。加大“小升规”培育力度,认真梳理排查,把握好时间节点,扩大我区工业总量。
(二)培育新兴产业。抢抓数字化改革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契机和新机遇,加大对数字化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要素投入,搭建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慧供应链,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联互动、融合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三)强化统计服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灵魂、生命线。督促企业学习、落实统计规范,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做好原始材料整理、归集工作,做到数出有据,有效地推动工业统计的规范化工作,切实提高工业统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