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居,尤其是全屋定制目前备受消费者青睐,因为量身定制更加个性化且符合实际需求,许多品牌也都顺着消费市场的新趋势,推出琳琅满目的全屋定制产品与服务。然而,家具定制行业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性较强,不少消费者会遭遇货不对板、落地效果差、延期交付等问题,消费者更需要擦亮眼睛看清各种产品与服务背后,是否埋藏着“雷区”,警惕中了“定制刺客”的“招数”。
“逾期安装”是家具定制行业常见的消费纠纷。消费者交付尾款下单后,合同虽然约定了安装时间及违约责任,但仍有商家以“疫情、工厂停工、发错发漏”等为由,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安装,这给着急入住新房的消费者带来极大不便。
“板材和零件送到家了,但迟迟不安装……”这也是许多消费者选择家具定制时常常遇到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家具定制合同应包含双方主体信息、产品信息(板材类型、板材颜色、板材型号、尺寸等)、费用明细及标准、费用支付方式、双方权利义务、安装时间(履行期限)和地点、验收标准和方法、售后服务、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内容。其中,注意区别“交付时间”和“安装时间”,交付仅代表产品送货上门,无法确定实际安装时间。因此,最好约定明确的安装时间。
实际安装与效果图严重不符也是常见的消费纠纷。钟楼区某先生向钟楼区市场监管局投诉称,花费7万元左右定制了全屋定制,做好了之后超出了约定时间,违约之后没有赔付违约金,并且家居质量有问题,定制的衣柜安装后发现整体参差不齐,定制的书桌尺寸也不对,严重影响整体风格和效果,但商家拒绝为消费者赔偿。
对此,我局提醒消费者,如果家具定制实际落地效果与效果图严重不符,应立即向商家提出异议,拒绝验收并要求商家整改。同时,注意收集并保存有关证据,如商家宣传画册、双方聊天记录等。尤其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最好通过微信文字聊天或电话录音方式协商,这些很有可能成为今后投诉、诉讼的关键证据。若协商不成,消费者可向商家所在地消委组织或者拨打12315投诉,如仍不能维护合法权益,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